宋清綾擱下雞絲粥,手摸進被底,收掉砍刀,在田慧蘭的驚詫聲中掀被下床,趿拉著鞋急匆匆開門走出去。
木門一開,映入眼簾的是高聳入雲的大山,接著是上方不可忽視的紅光,視線所及之處,豔麗的紅色光芒鋪天蓋地籠罩世間萬物,朦朧且詭異。
這一場景令人感到陌生畏懼,就好像所處的不是原來的世界,而是乍然來到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奇幻之地。
房子外面的院子裡站著五個人,兩個青少年,一箇中年男人,一對髮鬢斑白的夫妻,他們分散而站,皆是保持同樣仰頭看天的姿勢,面上的神情無不是驚慌的。
田慧蘭剛剛大致說了他們家的情況,他們一家六口住在蒼山深山山坳裡,公公林富貴,婆婆馬氏,丈夫林遠,兩個兒子林建林康。
山坳裡還住著一戶人家,是一對母子,落戶於林家斜對面。
看了看,宋清綾收回視線,細長眼睫垂落,眼底翻湧的情緒被遮蓋住,但臉上的沉重還是洩露了少許。
跟前世一模一樣的血光。
自房間走出來的田慧蘭發覺異樣,身形一歪,倚著門框堪堪站好,“啊,這是怎麼!?”
院子裡那位濃眉大眼,個子最高的青少年回首,擔心地喊道:“娘。”
田慧蘭站穩身子,滿懷希冀地說:“建兒,我沒事,乾旱這麼久,天象變了,是不是神仙顯靈,要降下甘霖了。”
與林遠站在一塊兒的林康嘆了口氣說:“我也是這麼想的,真希望早點下雨,山上的水越來越少了。”
馬氏顫巍巍跪下去磕頭,“這些年以來,老百姓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了,老天爺,求求您開開眼,降福天下吧。”
她這一跪,林家所有人都跪下了,虔誠祈禱。
古代人多是迷信,身為現代人的宋清綾不會把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老天爺”身上,無論什麼事,唯有靠自己,自己越強大越有底氣。
天災不受人為控制,假如真的發生了,誰都阻止不了。
不管怎麼樣,瞎想這些沒用,緊要的是多囤點物資才有立身之本!
血光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沉沉夜幕降臨。
天黑了,林家人準備好晚飯,很豐盛,有四個硬菜,旱災年下難能可貴的蔬菜也有,宋家過年都吃不上這麼好的。
林家人對宋清綾的關照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熱情讓她侷促不好意思,也不會太冷淡讓她有過多壓力。
吃完飯,田慧蘭端來一碗黑漆漆的湯藥,說是馬氏的父親是走村串巷的鈴醫,懂得一些藥理,用消炎止痛的草藥熬製而成。
傍晚那會兒醒來以後,宋清綾是覺得身上輕快多了,頭上傷口的痛感有所緩解,想來是喝的藥發揮的藥效。
“謝謝嬸子。”
喝了藥,田慧蘭端著空碗離去,不打擾宋清綾休息。
有了獨處空間,宋清綾趕緊查看空間,清點從宋家蒐羅來的物資。
銀錢堪堪有十八兩零兩百多文錢。
其中的八兩單獨放在最為隱蔽的老鼠洞裡,她估摸著是劉氏從周家拿的定金。
毫不誇張的說,剩餘的十兩都是靠原主一針一線繡出的繡品賺來的,災荒年,農家想指望種地賺錢,那是天方夜譚。
吃的大概估算一下,有糙米一小袋,約三斤多,玉米麵二十多斤,雞蛋三個,一塊兩斤來重的臘肉。
野菜一小把。
還有五隻死掉的雞。
她發現空間具有保鮮功能,這麼熱的天氣,雞還沒臭,跟拿進之前的狀態一模一樣。
調味料只有兩小粒比鵪鶉蛋小,摻雜雜質的一點粗鹽。
就這麼點物資用不了多久啊,趁著還沒亂起來,得把手裡的錢全換成有用的物資。
前世末世爆發後,資源短缺,錢成了最沒用的東西,反而人們為了一根青菜一小包麵包爭得頭破血流,甚至是付出了生命代價。
明兒一早她就下山去鎮上採購物資。
躺在床上的宋清綾翻了身,面朝裡面睡覺。
一覺醒來,透過窗戶縫隙看到外面天矇矇亮,她起來活動活動身體。
休息充足,加上喝了藥,今日她明顯感到神清氣爽。
吃了早飯,宋清綾同林家人道別,說下山有要事辦。
聽她要走,心生擔憂的林家人慾言又止,在見到她臉上堅定的去意,想挽留的話最終沒有說出口。
林家人送宋清綾走至屋簷下時,她忽然說:
“昨日我瞧天有異象,不知是福是禍,再者遲遲沒下雨,我覺得不妨多囤點糧食放家裡,日後糧食只怕是還要漲價。”
“是嘞,我們正有此打算,昨兒個我們下山買了些糧回來。”田慧蘭說完,拉著宋清綾的手腕去到另一邊,真情實意地說:“宋姑娘,如果你下山不如意,沒有好去處,隨時可以回來山上,這兒地勢大,再起幾間房間便是,我們人多,要不了多久便能建好。”
“謝謝嬸子的好意,我想再看看。”
前世末世期間,宋清綾見了太多人心險惡,一向獨來獨往,都習慣了,她是想在山上定居,卻不想與人扎堆。
“好好好。” 田慧蘭沒有強求,轉身去到馬氏身邊,二人低語兩句,一起進了自家廚房。
過了會兒,田慧蘭同馬氏一起出來,前者揹著個揹簍。
林遠自然而然接過妻子遞來的揹簍,取下掛在牆壁上的弓箭,“宋姑娘,山路崎嶇,哪哪看起來都差不多,容易迷路,我們送你下山吧。”
重要的是山上有猛獸出沒,他們不放心孤零零的宋清綾下山。
“有勞了。”
林遠父子三人護送宋清綾出門下山,走出林家,她環顧四周,得以看清山坳的樣貌。
它處於兩座大山中間的低下處,山猶如天然屏障守護住下方,林家幾十米之外有一所由黃土土磚建成的房屋,堂屋居中,左右各有一間房子,沒設院牆,外圍籬笆,一眼看清裡面的景象。
幾隻雞在院子裡悠閒散步,時不時低頭啄土找蟲吃,屋簷下,一位面露和藹笑意的老婦人坐在椅子上,她身後站著個身形魁梧,國字臉的壯漢。
漢子手持一把木梳,輕柔的為老婦人梳髮,動作嫻熟。
宋清綾觀察的這會兒功夫,他們已經走到漢子家門前了。
站在漢子家院門前,林家父子同裡面的母子倆打招呼。
宋清綾雖沒言語,但對母子倆頷首打招呼。
“這就是那位姑娘,可憐見的。”老婦人目露疼惜,自己扶著椅子扶手站起來,“來來來,快進屋裡坐,石頭快去倒水。”
昨兒林家夫婦帶著一位昏迷不醒的姑娘回來,母子倆匆匆見過一面。
董天石欸了一聲,正欲去廚房倒水,林遠適時出聲,解釋了宋清綾有要事要下山。
宋清綾點點頭。
“你們且等等,石頭,扶我進屋。”
母子倆進了廚房。
過了會兒,他們出來了。
董天石手裡提著鼓鼓的一麻布袋。
老婦人將麻袋遞向宋清綾的手邊,眼含鼓舞,“孩子,這是些吃食,你拿著,在這世上,女子不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要堅強,朝前看朝前走,方能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