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因为一心想着早日回厂上班,晚饭过后,易中海便来到了南锣鼓巷7号大院。这座院子,住着一位东城区家喻户晓的人物——王媒婆。

这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大杂院,居住的大多是城市底层百姓。大家为了生计奔波劳碌,即便此时正值晚饭时间,院子里依旧冷冷清清,鲜有人影。而那位声名远播的王媒婆,就蜗居在这片平凡之中。

“王媒婆在家吗?”

易中海一踏进院子,便提高了嗓门喊道。

“在呢,在呢!谁呀?”话音未落,一位身材圆润、个子不高的妇人急匆匆地从屋内走出。

一看是住在前面95号院的易中海,她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哎哟,是易师傅啊!您有什么事找我?”

作为南锣鼓巷的老住户,彼此之间多少有些了解。王媒婆心里纳闷,易中海早已成家,而且平日里夫妻俩看上去感情不错。外人都知道他和陈翠兰恩爱有加,虽说陈翠兰一直没有生育,但易中海从未表现出不满。如今突然登门求媒,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只见易中海微微一笑,语气坦然地说:“王媒婆,我今天来是想请您帮我做件大事——我想再娶两房媳妇,所以第一个就想到了您这位东城区最出名的红娘啦。”

听闻此言,王媒婆心中顿时翻江倒海,暗潮涌动。她心知肚明,易家虽说在南锣鼓巷也算是个体面人家,但远远谈不上富裕,家中负担本就不轻,如今竟要续弦,还要同时迎娶两位姑娘,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支撑的事。

更何况,易中海一向在外以“正人君子,道德模范”自居,为人处世滴水不漏,口碑颇佳,如今却突然提出要续弦,语气又如此笃定,这其中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别有隐情?一时间,她竟有些恍惚,不知该如何应答。

半晌,她才稳住心神,试探着问道:“易师傅,您对这门亲事可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我这儿倒是有几个出身清白、家境虽贫却品性端正的姑娘,或许可以帮您物色一下。”

易中海微微一笑,语气笃定地说道:“我之前也打听过,城外梁家村的梁拉娣和秦家村的秦怀茹都是不错的姑娘,听说一个温婉贤淑,一个勤劳能干,我很中意。”

王媒婆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连忙点头道:“哎哟,您眼光可真好!那两个村子我都熟,姑娘们也确实淳朴厚道。如今这年月,乡下日子不好过,不少家庭都盼着女儿能嫁进城里,有个安稳的归宿。既然您心意已决,我明天就亲自出城去打听打听,给您回个准信儿。”

易中海从怀中掏出两块银元,轻轻放在桌上,语气沉稳地说:“那就麻烦王媒婆了。这是定金两个大洋,等事情成了,我再加三块大洋作为谢礼。”

王媒婆眼睛一亮,忙不迭地点头:“哎呀,多谢易师傅抬爱,我一定尽心尽力,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

易中海又补充道:“至于聘礼,我会按照农村的标准给三倍,务必要让两家满意。”

王媒婆笑得眼角都眯了起来:“哎哟,那可真是谢谢您了!像您这样大方讲理的人家,那两家肯定乐意得很。我这就替您张罗起来,您就安心等着当新郎倌吧!”

易中海跟王媒婆谈好说媒的事后回到四合院,刚进入大院就看见何雨柱和许大茂正在院子里追逐打闹。

此时的院子中,仅住了五户人家,其余的住户尚未搬进来。能够在这片小天地里一起玩耍的孩子,也就只有贾家的贾东旭(15岁)、何雨柱(11岁)和许大茂(8岁)三人而已。

因为院子中许多房间卖给了娄半城,所以之后会陆续入住轧钢厂的员工。许家就是因为是娄氏的员工,所以最近刚搬进来,住在后院西侧的两间厢房里。

只见许大茂一边在前面跑着,一边嘴上不饶人地挑衅;而身后的何雨柱则边追边骂,脸上满是愤怒与不甘。两人从第一次见面起就仿佛是天生的对头,谁也看不惯谁。

如今,何雨柱11岁,妹妹何雨水才刚满1岁,而许大茂也不过8岁。尽管年纪尚小,但何雨柱却已经不再上学,开始在家跟随父亲何大清学手艺了。每天,他不仅要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还要照看年幼的妹妹。在这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他已经显得格外懂事和成熟,这份早熟与担当,也充分体现了他善良、宽厚的性格。

“你们两个又怎么打起来了?”易中海皱着眉头问道。

“易叔,是许大茂先说我妈活不久!”何雨柱一脸愤恨地控诉道。

“哼,我说的又没错。我爸妈说何婶一直生病,看着就不像能活多久的样子。”许大茂毫不示弱地回嘴。

他这番话一出口,等于把自己父母也给卖了。

正坐在客厅里喝茶的何大清听到这话,顿时脸色铁青,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怒气冲冲地直奔后院。

“许富贵!李玉凤!你们给我滚出来!你们是怎么教孩子的?他妈的瞎说什么呢!”

许富贵夫妇原本就在屋里听到了儿子的话,此刻听见何大清的怒吼,连忙灰溜溜地跑出来赔礼道歉。

“大清,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们管教不严,不该乱说话,我们真的错了!”许富贵一边说着,一边把许大茂拉过来,狠狠地抽了一顿“竹笋炒肉”,打得孩子哭爹喊娘,眼泪鼻涕一把抓。

这一幕让易中海心中暗自思忖:之前他还想着悄悄用灵泉水帮罗冰心调理身体,但现在看来,恐怕行不通了。为了自己今后几十年的安稳日子,还是得拿出一颗洗髓丹来送出去。

救下罗冰心,不仅能赢得何家上下全部的感激,还能在未来获得何大清这个潜在的人脉资源——他现在虽然是个拉面师傅,但将来可是要当轧钢厂食堂主任的人物,手底下兄弟众多,人脉广泛,对自己日后的发展无疑大有裨益。

要知道在剧中何雨柱就因为厨艺好就得到了大人物的赏识,何大清的厨艺和为人处事都比将来的何雨柱好多了。所以他的人脉将来肯定也是非常广泛的。

想到这里,易中海转身回到家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然后从空间中取出一颗洗髓丹,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

随后,他敲响了何家的门。

“咚咚咚,大清,开下门,是我易中海。”

“老易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开门的是何大清。

“老何,我这里有颗药,是几年前我在外面替老太太办事时无意中救了个道士,他临走前给了我两粒丹药,说是能救命。”

“我当时也没太在意,就把它们收了起来。可这次我受了伤,醒来后想起这事,就吃了一颗。你瞧,我那天被砸到后脑勺,第二天吃完药就好了,而且感觉身体比以前更精神了。”

“我知道你媳妇身子一直不好,小雨水又还那么小,我心里实在不忍,怕她小小年纪就没了娘。所以我就想着把剩下这颗给你,也许能帮上忙。”

说完这些话,易中海将木盒递出,语气诚恳:“当然了,你们要是不信,我也理解。只是我妻子和你妻子是好姐妹,现在外面世道很乱,以后院子里住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也需要互相扶持,有个照应。”

何大清夫妇听得目瞪口呆,满脸震惊。

还是何大清最先反应过来,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那装着希望的木盒。

“老易,谢谢……啥也不说了,咱们以后见真情。”

这对夫妻早已求遍名医,得到的答复都是“好好调养”之类的话。如今突然出现一线生机,他们自然紧紧抓住,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陈翠兰和罗冰心都是老太太昔日身边最得力的大丫鬟,不仅容貌出众,而且知书识字,聪慧伶俐。

因此,何大清的婚事是他主动争取来的,二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也正是因为何大清精通厨艺,才能在这乱世之中,悉心照料体弱多病的妻子。

“冰心,老易给的丹药你试试吧。”夜深人静,房中只剩夫妻二人时,何大清将一粒丹药轻轻递到罗冰心手中。

“好,为了我们的儿子和闺女,我一定要试试。”罗冰心接过丹药,毫不犹豫地放入口中,顿时感受到一股温润阳和之气在体内缓缓流转,仿佛每一寸筋骨都在被修复与滋养。

“媳妇,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效果?”何大清满怀期待地望着她,眼中满是关切与希望。

片刻后,罗冰心轻声回应:“有用,大清,我觉得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甚至比以前还要强健。”

“这下我们家可是欠了老易一个天大的人情。以后只要他有需要,我一定全力以赴,义不容辞!”何大清语气坚定,满怀感激。

“大清,接下来我还是要继续装病的,我的病情要慢慢好转,不能让人看出端倪。我们不能给老易带来麻烦,更不能因祸得福反而害了他。”罗冰心心思细腻,考虑周全。

“你说得对,我知道了。媳妇,柱子那边我们也得瞒着,他性格急躁,万一不小心说漏嘴就麻烦了。”何大清沉思片刻,郑重其事地点头答应。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易中海便起床洗漱,用过早饭后,与何大清、老贾一同出门上班。

何大清目前仍在丰泽园做工,半路上便与易中海和老贾分别。

到达工厂大门口,与门卫老刘寒暄几句后签到入厂。

此时厂里的管理制度尚未完全规范,尚无统一工服,上下班仍需至门卫处签字登记。

易中海与老贾所学技术最初源自日本人管制时期,那时他们跟随日本技师学习操作。待日本人撤离之后,他们又转而师从厂里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葛师傅。

如今,易中海已经是中级技工,老贾却还是初级技工。然而,易中海因为系统的原因,现在精通各类机械知识,钳工技能也已经达到高级。

现在的他,实际上已有能力胜任高级工匠的职位。因此,他计划逐步向师傅展示自己的实力,争取一个月内晋升为高级技工。

同时,他还打算在市场上搜集一些机械类书籍带回家中,营造出自己正在自学机械工程的氛围,以便一年后顺利报考工程师资格。

“中海,你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试着加工高级工件了。”葛师傅站在一旁,看着易中海熟练地完成一件中级工件以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明天开始,你就尝试加工高级工件吧。如果你能连续一周保持合格率超过百分之九十,我就向厂长申请,把你正式提升为高级技工。”

“好的,谢谢葛师傅。”易中海恭敬地答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在一旁听着葛师傅与易中海对话的老贾,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羡慕之情,其中还有着不易察觉的嫉妒。自己现在还是初级技工,老易都已经可以成为高级技工了。

老贾为人老实本分,因为家中穷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聋老太太府上做工,但是由于家中兄弟众多,家里经济并没有得到改善。

年龄大了也娶不上媳妇,贾张氏因为从小好吃懒做在村子里面名声不好长得也一般,所以在两个都是老大难的情况下被媒婆凑成了一对。家中大小事务皆由妻子贾张氏做主。每天下班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操持家务。

而贾张氏则是一个精于算计、自私自利之人,家中财政大权牢牢掌控在她手中,平日里几乎不干家务。还经常出去酒楼偷吃,导致身材越发圆润。

不过,也正因为她的自私自利自顾自己,所以贾东旭才得以在爷奶和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健康成长。

至少目前看来贾东旭是一位品行端正、懂事孝顺的少年。但是未来怎样不得而知,毕竟常年受贾张氏影响不可能一成不变。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王媒婆也是一大早就雇好了牛车,晃晃悠悠地出了城,直奔梁家村而去。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