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后一个原因!
那就是陈家的关系都在南锣鼓巷这一边,换地方了,那不是白白浪费原身父母之前的经营了吗?!
别不说,至少在南锣鼓巷,陈家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哪怕未来十年风暴,陈文轩也觉得可以借力!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陈家的情况了。
其实陈家结构很简单,就陈文轩这一代跟他父母。
父亲陈建设军官转业派出所副所长副科级,每个月99元工资。
母亲林婉慧私塾先生独女,有文化家里孩子名字都是她起的,家庭主妇。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两人在逃荒路上人死的,亲人要不走散了要不就去世了。
所以在家庭关系这块,还是比较简单,也让陈文轩松了一口气。
这也是为什么陈文轩说在南锣鼓巷他会比较舒服自在的原因。
毕竟陈父能够在这个年纪就担任副科级的派出所副所长,除了他本身立下的功劳外,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人的。
例如他原本的上司所长就是他的生死战友,京城市局局长是他的老领导。
在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比这个更硬了!
而街道办这边,因为两个部门经常合作沟通,陈父在街道办这边还是有面子的。
至于为什么前面陈文轩说自己两眼一睁就要为一家子忙碌,当然是因为目前整个陈家就他年纪最大。
母亲林婉慧生小妹的时候落下病根,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而父亲呢,陈文轩穿越过来的时候,正在给他办理后事呢,在跟轧钢厂联合行动的时候,跟敌人搏斗的时候不幸去世了。
换来门口钉着的那个牌子,还有空间里那一叠抚恤金。
因为陈父生前的职级跟工资都不低,这笔抚恤金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可观的。
这也算是让陈文轩松了一口气吧,至少穿越过来了不用喊两个陌生人为爹妈了。
至于原身,陈文轩猜测应该是伤心过度外加操劳然后一下子没顶过去,才有了自己的穿越。
“大哥,你怎么又起这么早,不是说早餐可以交给我嘛!”
就在陈文轩正在思考的时候,身后另一间房间的大门突然打开,二妹陈文荷走出来开口说道。
“是大哥在这里忙碌吵醒你了吗?!”
“没有,到点醒了。还有大哥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陈文荷从一旁角落拿出一个矮凳,来到陈文轩身边坐下。
因为家里孩子多,之前陈父自己用木头做了不少这样的矮凳,方便小孩子们坐。
“没事,你还小,多睡点才能够长得高。”
陈文轩笑着对陈文荷说道,虽然原身才十五岁,或者说十五岁半,但是穿越过来的他不是啊。
当然不可能让陈文荷这个十一岁的小姑娘忙这忙那啊, 哪怕在这个年代很正常。
主要是在这个年代,睡得早自然也醒得早,陈文轩之前的作息穿越后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大哥~”
小姑娘没有反驳陈文轩的话,静静的将脑袋靠在他的肩膀上,这是自己唯一能够依靠的人了!
陈文轩自然能够感受到陈文荷的依赖,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伸出手轻轻的在陈文荷背后的拍着。
作为其他六个娃的二姐,在他们面前懂事的陈文荷不仅不能够像现在这样表现自己的脆弱。
还要学会成熟、学会承受,学会帮助陈文轩分担压力,照顾这几个小娃。
对于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压力呢?!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还不是被生活所逼迫的!
苦难,从来不值得被歌颂!
幸好陈家几个孩子都是比较听话懂事的,虽然母亲林婉慧很早就去世了。
但是二妹陈文荷、三弟陈爱国都被教育得很好。
唯一有些调皮捣蛋的就是五岁的四弟陈兴业跟五弟陈安邦了,但是在陈父去世之后,这两个也变好了不少。
十五岁的老大陈文轩、十一岁的老二陈文荷、七岁的老三陈爱国,还有五岁的双胞胎陈兴业陈安邦、两岁的双胞胎陈竹萱和陈陈竹语,这就是陈家所有人了。
这也难怪陈母会在生下两个小的之后就落下病根不久就去世了。
最后两次全都是双胞胎,而且间隔没多久,再加上年纪也大了,所以也不算让人感觉意外吧。
陈文轩也是为陈家的基因感觉到惊讶,这连续双胞胎,也是厉害!
根据原身的记忆,当初陈母生下陈兴业跟陈安邦的时候,可是在南锣鼓巷都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毕竟一下子生了两个男娃,在这个时代男娃那就代表着未来!
因此哪怕后面又是双胞胎,只是女娃,也让人惊讶了!
可惜就是后面身体太虚弱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东西有钱都买不到,所以说没有及时补充营养,陈母就这么撒手人寰了。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去把小的们叫起来洗漱。”
陈文轩对着陈文荷说道,这个小妮子起来之后就想着过来帮自己,也没有去洗漱,正好带着小的去洗漱。
“好!”
陈文荷起身将矮凳归置到一旁,省得一会儿四个小的到处跑绊倒。
“爱国,带兴业安邦起床!”
陈文荷先是去三个小子的房间把三个小子叫起来,然后才回自己的房间去把小妹们喊醒。
现在家里居住情况是陈文荷和陈爱国分别带两个小的住一间,之前陈文轩是跟陈父住一间,现在陈父去世后就变成他自己一个人住了。
当然,也是陈母去世之后陈文轩才搬过来的,之前他跟陈爱国住,陈文荷带着陈兴业陈安邦住。
别觉得挤,这在四合院里已经算是好的了!
因此说对于四个小的,二姐陈文荷是母亲般的存在,从小都是陈文荷照顾他们。
陈文轩没有管几个小的,掀开锅盖,把两个蒸蛋羹给端出来,就放在灶台旁借着余热保温,不然一会儿冷了就容易变腥。
再把五个鸡蛋给捞起来放一旁碗里,将锅里的水倒掉重新倒水进去,准备重新烧水煮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