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接下来要开始找崖壁和比较大的树,看有没有石洞或者树洞啥的可以过夜。一路上,他捡了一些柴火,准备晚上烧着,不然那么冷的天,明天能不能起来还另说。

天已经开始慢慢变黑了,杨念终于看到一片很大的崖壁。走到近前,开始沿着崖壁底下走了几十丈后,看到离地面有一丈高的地方有一个黢黑的岩石裂缝。

他往里丢了几个石头,然后喊了几声,没有啥动物跑出来,他才慢慢爬上去。

站在裂缝口看到里面还算平坦,这才安心下来。赶忙走进去,等到快到里面了,打开火折子一看,不大,但是很深。他进去找了个拐弯的避风地方把柴火丢在地上。

他需要再去下面的树林里砍些干的木材,不然晚上不够用,会被冷醒。还得抓些干燥的树叶,铺在地上才能睡。还好刚刚来的时候就看到洞口底下,靠着崖壁的这一边没有被雪覆盖,不然只能睡在地上。来来回回跑了三趟。

做完这些琐碎的事,杨念才赶紧拿出火折子生火,有了火才安全。这已经不知道是杨念第几次在野外过夜了,以前也有和村里其他长辈一起出来过,但是冬天一个人在外过夜还是第一次。

全身感到温暖之后,杨念开始烤羊肉吃。他已经很饿了,早上吃了两个窝窝头就出门了,被狼追的中途渴了,也就抓起一把雪放在嘴里慢慢化用来止渴,都不敢停下来喝水。

吃完羊肉后,他又把鞋子和袄子放在火堆边上烘烤。休息好了,把火堆拱到一边,在原来生火的地方在旁边刨了些干燥的土铺在上面,又铺树叶就躺上去试了试。

旁边新堆的火旁放了一排的柴火,在上面覆盖一些土,这样可以烧久一点,不至于半夜冷醒。

等袄子和鞋子已经烤干,杨念就和衣睡下去,虽然有些小石子硌着身上,但是在这山里哪有那么多要求,只能将就着睡。

杨念静静地躺着,山洞内安静的只剩下他的呼吸声,上半夜听到树林里传来阵阵的兽吼声,杨念心里很是害怕,但是想到要进这个裂缝里面来,必须要上一个山崖。

想来其它野兽也不是那么容易上来,杨念听着林中的各种野兽嘶吼声慢慢地睡着了。

那么大的一堆火,放了那么多木材,天刚刚亮的时候还是冷醒了,他坐起来在地上生起火,起来烤了点肉吃就准备回去,已经出来一天一夜了,母亲和弟弟妹妹应该担心了。

就在准备出洞口的时候,发现旁边还有一个很小的支洞,不认真看还真发现不了。他走过去看了一下,这一看让他大吃一惊,这个支洞四四方方的像人开凿的一样,但是谁会在这大山中开一个这样的洞?

他好奇地走了进去,看到最里面光线不是很明亮,还有阴暗的地方,认真看清楚了阴暗的地方,被吓了一跳。

他发现洞最里面有枯骨倒在墙角,刚开始还以为自己看眼花了,此刻杨念浑身直冒冷汗。

等他回过神,确认这的的确确是一具枯骨之后,他慢慢走了过去,认真一看,那枯骨的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地上还散乱的丢着几个玉瓶和一个玉牌。

那玉瓶和玉牌一看就很值钱。他把瓶子和玉牌上的灰尘擦干净,在手里打量了好一会,瓶子里倒是没有啥,但是看着那么漂亮的玉瓶,杨念心想着今年把它卖了就不用饿肚子了。

他把玉瓶和玉牌都放进怀里,然后看了枯骨一眼,把枯骨胸口的匕首拔出来,看到除了刀把上有点灰尘外,这把刀居然没有一点锈迹,就把刀别在了后腰。想想自己应该帮他收敛一下后事,毕竟拿了别人的东西。

杨念也是第一次碰到人的骸骨,他还是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先是去外面找了根树枝把衣服拍打了一下,防止里面有蛇虫鼠蚁,然后拨了拨枯骨上的衣服,才开始动手。

等杨念缓缓的把枯骨上的破碎衣服掀开的时候,怀里掉出两本书,把他吓了一跳,等看清后才在心里说自己吓自己,两本书上写着几个字,灰尘也很多,有点看不清。

他用衣服擦干净后才看清,一本是《升灵诀》另外一本是《伤寒药理杂论》,可能是当时受伤了,东西也没太放好掀开衣服就掉了出来。

杨念用破布包着枯骨,出了山洞,在崖壁下找一个地方,用匕首挖了个坑将枯骨埋了。埋好之后拿上所有东西,把两把刀别在腰上,就往家里赶,有了肉,等把得到的玉瓶拿去卖了换些粮食,想来这个冬天应该很好过了。

回到家母亲就喊:“念儿回来了啊,没事吧?大冷天的一个晚上没有回来,吓死娘了,你再不回来,娘去找你了,以后记得不可以跑太远”。

父亲走后杨念有时候也会在山里过夜,但是那都是和村里的大人一起,要么就是天气不冷的时候,母亲放心些。

一个人有时候在山里守住自己的陷阱,晚上要是不盯着有时候抓住了,长时间不去抓会跑掉,或者因为被陷阱困住了野兽会撕心裂肺的叫,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已经被别的动物叼走或者是当场吃了。

杨念说:“没事,娘,昨天我追了一只羊所以跑远了些。你看,打到了一只羊!如果没遇到狼群还能有一整只呢!”他把遇到狼的事跟母亲和弟弟妹妹说了之后,把羊放在墙角,让妹妹弟弟处理一下,留一些晚上吃,剩下的腌制后风干了以后吃。

然后把母亲喊进屋里,把那三个玉瓶拿出来给母亲看。

母亲就说:“你哪来的?”

他就跟母亲说在山洞里看到的,但是他没有把玉牌拿出来,而是自己留了起来。他让母亲过两天村里有人去松岭镇赶集的时候把一个玉瓶卖了,那么好的玉应该能卖上价,买些粮食和棉袄回来。

母亲答应了,然后把三个瓶子拿走了。

杨念则把两本书还有那个玉牌放在床头。晚上吃完饭杨念想起那两本书,他打算去去拿过来看看,每年夏天农活不忙的时候倒是和村里几个小孩一起在刘老头那读书认字。

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也是村里识字的人。

现在老了,也干不了农活,便在村里吹牛打屁,也教孩子们读书认字。

就这样,村里的小孩子,只要没事便会往刘老头那跑,毕竟可以听故事,也可以认字,虽然认的不多。杨念拿起书翻开第一页就是“升灵诀”三个大字。

阅读全部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