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则是一幅图,准确来说应该是一幅人体经络图,在人体的五脏六腑的地方有一个小圈用红线标记起来,外面还有一个从腹部到腰,然后到肩手指再回到头又到另一只手在到两只脚画了一个圈。
他想到,这应该是练武的功法,想着现在不用为了吃的而去山里打野冒险,现在冬天又没事,杨念就着按书里练了起来。过年的时候杨念把两本书都翻看了几遍,基本上都已经能记住了。
三个月后。冬去春来,又到了翻地春种的时候,他下地干活的时候都不知道累,感觉自己的体力比以前好多了,而且就算每天干活,回到家后,自己只要按升灵诀上的功法打坐练习一炷香时间,自己就感觉不到累。
这些应该是练功导致的,让他欣喜不已。发现这个好处后,每天回到家吃完饭,就开始按书上练了起来,有时候也会和村里老人去山里打猎。
杨念发现连自己的眼力和听力都好了很多,有时候走在路上都能发现躲在草丛里的鸟,好几次都是杨念先发现的猎物。
就在练了第五个月的时候,一个晚上突然感觉全身有一种酥麻的感觉,全身都开始暖洋洋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啥,但是感觉应该是对自己有益处的。
就这样,他也让弟弟妹妹跟他一起练,就算不能变得很厉害,力气大,听力和目力变强也是好的。
又三个月后,他们没有任何感觉,反倒是有点累,本来感觉自己修炼了之后,有那么多的益处,想来弟弟妹妹也可以的,但他们练了之后全身酸痛,还很累,这让杨念没有一点头绪。
杨念让他们坚持坚持,但到了秋收之后她们还是没有一丁点的好处,反而是一天无精打采的,还是没有任何舒服的感觉,杨念就不让他们继续练了。
他自己也是从那次有过一次酥酥麻麻的感觉后再也没有了,秋收完杨念今年已经十四岁。
母亲说给他说一门亲,他自己却想去城里学一门手艺,以后好养家糊口。学了手艺,以后就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了,不然以后饥一顿饱一顿的也不是个事。
母亲王琴让杨念等堂叔杨海回来了,再去问问这个堂叔,看看去哪里可以学。堂叔在乌岩城里的酒楼里打杂,就这样的工作都比村里的人过的好多了。
毕竟不用风吹日晒,而且每个月有固定的银子拿,家里人也不会被饿着。以前堂叔杨海回来每次都会给他们家带些粮食,虽然不多。母亲也已经靠着自己的双手把杨念他们三个养大。
快入冬的时候,堂叔杨海回来了,杨念就跑去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堂叔,但是堂叔怕杨念母亲一个人在家不容易,堂叔带着杨念回了杨念家问杨念母亲的意思。其实家里去年卖了那个玉瓶之后,生活已经有所改善。
为啥不全卖了,是杨母王琴怕以后杨念和杨泉要娶媳妇没钱就留着,家里生活开始好了,母亲也希望杨念好,学一门手艺以后也好娶媳妇。
堂叔听杨念母亲说现在是冬天,家里也没活干,不如让他出去学习学习,就算不拿银子也可以。堂叔看了杨念一眼说:“你觉得你能行吗?”
杨念赶紧点头:“叔你别看我年纪小,这两年我可打了不少猎,解决了不少吃食,我能照顾好自己的。”
堂叔拍了拍杨念肩膀说:“行!也是一个男子汉了,那你过两天和我一起去,到时候去城里问问看,哪里要学徒,或者跑堂的。”
杨念满口答应下来,留了堂叔在家吃完晚饭后,堂叔说:“你准备一下,过几天我来接你一起去。”
就这样杨念母亲开始给杨念把衣服整理、缝补出来,杨念去村里刘老头那借笔墨。
刘老头说:“你一个小屁孩要笔墨干嘛?浪费我的墨,我的纸也没空白的了,你自己回家找一块布或者木板写吧。我把笔墨借你,你写完了记得还,可别弄坏我的,我这可是花了银子买来的!”
其实刘老头的墨是用木炭磨出来的,只是杨念是来借的,也不好反驳刘老头。杨念则是满口答应,再三保证下才借到了笔墨。毕竟这东西在红竹村,可是算的上是独一无二的,谁家要写点什么都是叫刘老头去家里写,或者是直接上门求字。
回到家,杨念把另一本书《伤寒药理杂论》抄写在了一块木板上,让弟弟妹妹以后看,看看能不能学会一些,以后要是中了风寒,蛇虫鼠蚁叮咬啥的,可以自己看病。农村容易被蛇咬。
有时候运气不好就熬不过去,所以有一本医书在家学一下,要是谁家有个灾病啥的,给别人看好了,别人也得记你的好,以后求人办事也好开口。
到了第四天下午,堂弟杨夕华就来告诉杨念,明天早上堂叔杨海就要去乌岩城了,让他明天一早去村口等。这天夜里弟弟妹妹都舍不得哥哥出远门,吵着不让哥哥走,最后还是杨念说下次回来的时候给他们带蜜饯,他们才肯睡下。
母亲则是一个人默默的给他叠衣服不说话。但是杨念知道,母亲心里也不好过,毕竟十多年了杨念第一次离开她,等杨念走过来,母亲王琴对他说:“要是你爹还在,也不用你那么小就开始担起这个家。”
杨念安慰母亲说,自己是去学手艺的,以后学到了,娶了媳妇就好孝敬母亲。
第二天一早,天才开始微微亮,杨念也没有吵醒弟弟妹妹,背上包裹,别上在枯骨上得到的那把匕首在腰间,就出门去村口等堂叔了,
母亲听到打开门的声音也起来送他,两人一路上也没说话,可能是怕声音哽咽起来,在村口的大树底下找了个地方坐下,母亲把一个酒杯一样大的罗盘上面有一根绳子挂在杨念脖子上。
把罗盘放进了衣服里面,说:“这是你外祖父以前留下来的,希望保佑你平平安安的永远能找到回家的路。”
杨念只知道外祖父以前是一个给别人看风水,还会看一些简单的病,杨念不知道以后这个罗盘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帮助。杨念和母亲说:“娘,你再去卖一个玉瓶,以后生活过的好些,给弟弟妹妹添几件衣服,儿子在外也能放心家里。”
两人说了会话,远处一架马车缓缓的从村里走来,到了大树底下。
堂叔杨海和杨念母亲说:“放心吧!我会把他照顾好的。”
就这样,杨念背起包裹上车,马车开始走出村口,杨念回头喊:“娘,你快回去吧,要注意身体,有时间我会回来的。”
母亲就只会挥手,等看不到村口的大树的时候,杨念眼角已经湿润,眼泪随时都会落下。
堂叔看到后,开始说起他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也是心里很难受,想哭,对未知的将来害怕,无助之感涌上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