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喊完,几人背上铺盖卷、拎上行囊与众人挥手告别,随后车厢再次恢复平静。
陆远内心感慨,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不少青年灵魂充实,他们是真的认为自己在做这世上最高尚的事情!
当然,更多人则是因为没有父母在身旁教导,被形势逼迫着长大懂事,从而长成了歪瓜裂枣。
后世社会上那些奇葩老混账,大多出自这一代。
早高峰占座的是他们,插队的是他们,篮球场跳舞的是他们,指着八零后大谈这是垮掉一代的还是他们。
抬眼望去,车厢内尽是十六到十八岁的青少年,均是初、高中毕业的学生。
其中也掺杂着几个年龄偏大、犯了错误的人员,但看样子也不会超二十。
这些人中自愿下乡的为极少数,大部分都是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又或迫于家庭条件,被动参加农村建设的重任。
当然,个别也存在某些成分问题。
火车靠站,上车的人寥寥无几。
这年头想出门可不是件容易事,首先你得有单位的介绍信,不然像买票、住宿这些都实现不了。
时代是个轮回,古代你得有路引,二十一世纪你得有身份证,如今你得有介绍信。
没见人家御弟哥哥出门都带通关文牒么,老百姓没事还是少溜达,能吃饱饭已经不易,大伙有事还是写信居多。
陆远他们所在的这几节是知青专属车厢,过来串厢的人并不多见。
偶尔有闲散人员过来,也会受到这帮小年轻的行注目礼。
这同时也保障了知青们的财产安全,要知道他们大多数人身上可是都揣着不少钱和票。
火车这一停,没了风从窗口灌进来,使得车厢内更加憋闷。
汗馊味、脚臭味,以及各种食物的味道混杂在一块,让众人本就提不起来的精神气更加涣散。
说白了都是一群背井离乡的孩子,上车时的新鲜劲一过,剩下的可不就是对亲人的思念和未来的迷茫么。
情绪低迷情有可原。
闻到食物的味道,陆远有些饿了,不过车厢里的气味打消了他进食的想法。
身旁靠窗位置坐着他打小一个被窝睡出来的“好哥们”赵雪容,此时这丫头正捧着一本《林海雪原》看得津津有味。
书是陆远临行前扫货扫来的。
宣武门、广安门、珠市口、大栅栏的各个市场跟信托商店,他没少跑,唯独忘了去雨儿胡同咂摸一眼有没有九十五号院。
在他对面坐着两个女孩,通过之前介绍得知,大眼睛圆脸蛋,头上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姑娘叫周晓丽,来自江浙。
这姑娘也不知道在上衣口袋塞了什么东西,把胸脯搞得鼓鼓的。
小小年纪,承受了她不该承受的沉甸。
嗯,再给她两三年,绝对是个低头不见脚尖的绝色。
另一个身穿花格子衬衫,皮肤白皙身材高挑,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姑娘叫吴漾,来自沪市。
这姑娘同样不得了,一双大长腿无处伸展,都伸到对面陆远这边了,完美释疑了“全是腿”。
细皮嫩肉的城市姑娘丢到乡下,不出一年绝对变土妞,她俩就不一样了,人家各有各的长处。
想到这,陆远侧头瞅了眼赵雪容,虽说上边没法跟周晓丽比,下边没法跟吴漾比,可他还是觉着自家“兄弟”更带劲。
干净的鹅蛋脸,水汪的大眼珠,婀娜的小身姿,浑身上下透露着原生态美。
没办法,赵雪容打小就跟着陆远他们这帮小子在胡同里窜,皮肤想白也白不起来。
至于陆远,一米七七的身高,身材匀称,浓眉大眼,平平无奇!
“哗啦…”
是吴漾翻书的声音。
她手中同样拿着本书在看,封皮上写着《平原枪声》。
还是陆远的书。
要不是看插队的地儿在同一个生产大队,即便吴漾这个“腿精”,也休想从陆远手中把书借走。
陆远这小子“看家”看的特好,谁借了他的东西,到日子必须还回来,否则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追杀”。
尤其书这玩意,借的人很少当回事,看完随手扔到一边,当初看完就还的承诺不知道出自哪张狗嘴。
“陆知青,刚才听人说咱们到了乡下,有不少东西要学呢。”
对面周晓丽趴伏在小桌上,大眼睛清澈透亮朝陆远开口。
绿皮火车车厢布局几十年没变化,中间过道,两边分别是两人座和三人座。
陆远他们所在的是两人座,现在赵雪容和吴漾在专心打文字战,周晓丽无聊只能和陆远说话打发时间。
瞥见小桌板的晃动幅度,陆远很担心它能不能承受来自周晓丽的无心挤压。
迎着对方略带稚气的白皙脸庞,陆远点点头:“大家说的没错,到了地方首先要学的就是生火做饭,其次是挑水劈柴,学会了这些,基本也就能生活自理,这算是咱们下乡知青要闯的第一道难关。”
听到陆远的话,看书的吴漾和赵雪容明显竖起了耳朵。
“那第二道难关呢?”
周晓丽来了精神,姿势从趴伏转为双肘支撑在小桌上,惹得沉甸晃动。
“第一道是生活关,第二道当然就是劳动关。”
陆远目不斜视,继续讲解着,“咱们下乡的地点是黑省,虽说那的冬季漫长,可春耕、夏锄、秋收一样不少,下地劳作肯定是辛苦的,这得靠个人毅力去克服。等到猫冬的时候,就会清闲许多。”
周晓丽边听边思索着,随后很认真地望着陆远来了一句:“陆知青,你真厉害,懂的可真多。”
陆远:…
我懂得真多?
我特么…懂个锤呀!
这不都是常识么?出门不打听一下的吗!
“这位同志说的没错,咱们知青下乡扎根农村就是去锤炼GM意志的,甭管是生活关还是劳动关,都要秉承着关关难过关关过的精神去突破它。我们要有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面对挫折不屈服的勇气。”
没等陆远接话,一道激昂的声音横插进来。
陆远扭头,瞥见个个头不高,带着黑框眼镜的青年已经站到跟前。
甭说,就这腔调早生几年,一准是“早请示,晚汇报”、战天斗地的精神小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