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好,下面进入第一轮现场搜证环节!请各位嘉宾穿上你们的‘探案服’,进入我们精心布置的案发现场!”

随着何老师的一声令下,工作人员立刻送上了几件印着节目LOGO的赛车服。

苏晨看着递到自己面前的衣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和叹息。这件衣服的质地粗糙,颜色暗淡,显然是一件廉价的次品。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认命地将衣服套在了身上。

衣服的拉链似乎也有些问题,当他试图拉上时,却发现拉链有些卡顿,需要费一番力气才能勉强拉上。这让他感到十分不舒服,但也只能默默忍受。

在其他人的簇拥下,苏晨半推半就地走进了所谓的“案发现场”。

节目组确实花了不少心思。一个废弃仓库被改造成了模拟的赛车场一角,昏暗的灯光,散落的轮胎,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机油味。一辆红色的道具赛车歪歪扭扭地撞在护栏上,车头已经严重变形,旁边还用红色的油漆画出了一大片“血迹”。

其他嘉宾一进来,就立刻进入了角色状态。

“哇塞,这也太像真的了吧!”甜心偶像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大家注意,不要破坏现场的任何线索。”李飞则一脸严肃,俨然一副专业侦探的派头,开始指挥众人。

苏晨的身体虽然站在现场,但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到了另一个维度。

从踏入这个“犯罪现场”的第一秒开始,他那该死的职业病就又犯了。

不,这已经不是职业病了。自从经历过那些“梦中神探”的奇遇后,他的大脑仿佛被植入了一套刑侦专家的操作系统。面对任何与案件相关的场景,这套系统都会自动启动,进行最严苛、最专业的解构分析。

“太假了。”苏晨在心里默默吐槽。

他的目光像扫描仪一样,飞快地扫过整个现场。

首先,是那辆撞毁的赛车。车头损毁严重,但驾驶室的A柱却基本完好。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系了安全带,配合安全气囊,驾驶员最多就是重伤,“当场死亡”的可能性极低。除非,死者有严重的心脏病,被当场吓死,但剧本里并没有这个设定。

其次,是地上的“血迹”。颜色太鲜艳了,而且喷溅的形状完全不符合物理规律。高速撞击下,人体破裂出血,血迹会呈放射状或甩溅状分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均匀地泼洒在地上,跟搞艺术创作一样。

然后,是那些所谓的“关键线索”。一张被撕碎的照片,一个刻着字母的打火机,一本写着秘密的日记……这些东西出现的时机和位置都太过刻意,简直就像是怕嘉宾找不到,特意摆在最显眼的地方。

真实的犯罪现场,线索往往是隐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混杂在大量的无用信息之中,需要侦查员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发现。而这里,一切都像是喂到嘴边的饭,生怕你吃不到。

苏晨的内心,对节目组这种为了追求戏剧效果而完全牺牲逻辑严谨性的做法,感到了一丝本能的不屑。

这根本不是推理,这是在演戏。一场假装自己在推理的闹剧。

他下意识地开始在脑海中,将这个粗糙的现场,与自己“梦中”经历过的那些真实、残酷、充满了复杂人性的犯罪现场进行对比。

真实的现场,空气中弥漫的是血腥味、尸臭味和绝望的气息,而不是廉价的机油味。

真实的痕迹,是轮胎在挣扎中留下的摩擦印记,是凶手在慌乱中留下的指纹和脚印,是死者在生命最后一刻抓挠出的痕迹。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案件的真相。

而这里,只有拙劣的模仿和想当然的设定。

苏晨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剧本的核心设定上——那个所谓的“赛车场的幽灵”。

“幽灵?”他在心里冷笑一声。

根据他的经验,所有看似灵异的案件,背后都隐藏着人为的因素。所谓的“幽灵”,不过是凶手用来掩盖自己罪行,或者剧本作者用来掩盖自己逻辑漏洞的拙劣借口罢了。

就在苏晨沉浸在自己的专业分析中时,导播室里的陈导,正一脸满意地看着监视器。

“不错不错,这个开场氛围营造得很好!”陈导呷了一口浓茶,“李飞的状态也很好,很有侦探范儿,粉丝们肯定喜欢看。”

“导演,那个……新来的苏晨,好像一直没怎么动,镜头给过去也是一张面瘫脸,要不要提醒他一下?”副导演在一旁小声问。

陈导瞥了一眼苏晨的监视器画面,只见他一个人站在角落里,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用管他!”陈导挥了挥手,“他只要不乱说话,不惹事,就让他待着。一个背景板,你还指望他能有什么表现?现在的焦点都在李飞身上,这样正好,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陈导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个他眼中的“背景板”,此刻的内心世界,正掀起着怎样的波澜。

苏晨的脑子里,已经默默地列出了一张清单。

1、车辆损毁程度与致死原因不符。

2、血迹喷溅形态伪造痕迹明显。

3、关键线索出现位置过于刻意。

4、剧本对刹车痕迹的描述违反物理学常识。

5、所谓的“幽灵”设定,是典型的逻辑不够,玄学来凑。

6、死者的人际关系网过于简单,缺乏真实的复杂性。

7、凶手的作案动机牵强,经不起推敲。

……

至少七处,不,是八处以上的致命逻辑漏洞。

苏晨叹了口气。他预感到,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对他来说将会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他要亲眼看着一群人,围绕着一个漏洞百出的剧本,进行一场照本宣科的、假模假样的“推理”。

这简直比让他去打扫十个犯罪现场还要痛苦。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