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李向阳抱着那个承载着全家“性命”的木盒,迷迷糊糊地蜷缩在墙角捱到了天亮。

院子里开始有了细微的声响——邻居家开门泼水的声音,隐约的咳嗽声,还有不知谁家养的公鸡的“咯咯”的叫声。

新的一天到来了。

床上的晓慧动了一下,发出一声细微的呻吟,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先是茫然地看了看屋顶,随即,巨大的悲伤再次笼罩了她小小的脸庞,眼泪无声地顺着眼角滑落,浸湿了破旧的枕巾。

她转过头,看到蜷缩在墙角的哥哥,怀里紧紧抱着那个熟悉的木盒子,脸色苍白,眼下有着浓重的青黑。

晓慧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她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不敢哭出声,生怕吵醒了哥哥。

她知道,哥哥现在是家里唯一的依靠了。她不能再给哥哥添乱。

李向阳其实在晓慧醒来时就醒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没真正睡着。

他睁开酸涩的眼睛,对上妹妹那双盈满泪水却强忍悲伤的眸子,心里像是被针扎了一下。

他努力挤出一个算不上好看的笑容,声音沙哑地开口:“晓慧,醒了?”

“哥……”晓慧带着哭音喊了一声,再也忍不住,从被窝里爬出来,扑到李向阳身边,紧紧抱住了他的胳膊,小小的身体因为压抑的哭泣而微微颤抖。

李向阳放下木盒,反手搂住妹妹单薄瘦弱的肩膀,轻轻拍着。

他没有说什么“别哭了”之类的空话,只是默默地给予她一点支撑。

此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有相依为命的体温,是真实的。

过了一会儿,晓慧的哭声渐渐小了,变成了小声的抽噎。

她抬起头,用手背胡乱地擦着眼泪,努力做出坚强的样子:“哥,我去生火做饭。”

说着,她就要起身去弄那个冰冷的灶台。

“等等。”李向阳拉住了她,指了指桌上的空碗,“昨晚一大妈送了点粥,我喝了。你先别忙,一会哥给你做。”

晓慧看着空碗,眼神一暗,默默低下了头。饥饿的感觉,伴随着失去父母的悲痛,让她格外脆弱。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以及一大妈温和的嗓音:“向阳,晓慧,起来了吗?”

话音未落,房门被轻轻推开,一大妈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陶碗走了进来,后面跟着的,正是一大爷易中海。

一大爷手里也拿着东西,是一个牛皮纸的文件袋,脸色沉静,带着一种长辈特有的稳重。

“哎哟,俩孩子都起来了。”一大妈一进门,就看到相依偎在墙角的兄妹俩。

尤其是晓慧红肿的眼睛和李向阳憔悴的脸色,让她心疼得直皱眉,“快,晓慧,来,把这碗棒子面粥喝了,还热乎着。”

她将碗塞到晓慧手里,又看向李向阳:“向阳,你也真是,怎么坐地上,快起来。”

李向阳扶着墙壁,有些僵硬地站起身。一夜的蜷缩和心力交瘁,让他脚步有些虚浮。

一大爷易中海走上前,目光扫过家徒四壁的房间,最后落在李向阳脸上,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带着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同情,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向阳,”一大爷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事情已经发生了,再难过,日子也得往前过。你是哥哥,是家里现在唯一的男丁,你得把这个家撑起来。”

李向阳默默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你难过,也知道你担心以后。”

一大爷继续道,语气放缓了一些,“我和你一大妈商量过了,以后家里缺什么短什么,或者遇到难处,就直接跟我们说。

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住一个院儿,就是一家人。”

“对,对,一家人。”一大妈连忙附和,拉着晓慧的手,看着她小口小口地喝粥,眼里满是怜爱。

李向阳听着这些话,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原著里易中海的心思,但此时此刻,这份雪中送炭的关怀,他无法不感激。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对着易中海和一大妈鞠了一躬:“一大爷,一大妈,谢谢你们。这份情,我李向阳记在心里。”

“这孩子,说了别客气。”一大妈赶忙扶他。

易中海看着李向阳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他沉吟了一下,将手里的牛皮纸袋递了过来。

“向阳,这个,你拿着。”

李向阳一愣,接过文件袋,入手有些分量。他疑惑地看向易中海。

“打开看看。”一大爷示意道。

李向阳依言打开文件袋,从里面抽出几张盖着红色公章的纸。

最上面是一张《红星轧钢厂职工死亡(工伤)善后事宜处理通知》,下面则是一份《职工亲属顶班入职介绍信》以及相关的表格,甚至还包括了他的户籍关系转移申请的初步批复文件!

他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文字,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顶班!他可以接替父亲的工作,进入红星轧钢厂!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有了一个正式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更更重要的是,按照当时的政策,只要他成功入职,他的户口关系就可以从农村户口,转移到轧钢厂的集体户口,从而变成——城市户口!

拥有了城市户口,就意味着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粮食定量!拥有了每个月固定的粮票、油票、肉票!虽然定量不多,但至少,他和妹妹不用再完全依赖黑市的高价粮了!

他们有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不至于饿死了!

这简直是绝处逢生!

巨大的冲击让李向阳的手都有些颤抖。

他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易中海。

原主的记忆告诉他,顶班虽然政策允许,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岗位稀缺,需要排队,需要打点,像他这样父母双亡、毫无背景的半大孩子,想顺利顶班更是难上加难。

而一大爷易中海,作为厂里的八级钳工,老师傅,有着足够的人脉和威信。

显然,是他在这短短几天里,为了这件事跑前跑后,动用关系,才如此迅速地将这一切手续办妥,将这个宝贵的名额,牢牢摁在了他李向阳的头上!

“一大爷……这……”李向阳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再次沙哑,他看着易中海,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份恩情,太重了!

易中海似乎看出了他的激动,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语气缓和了许多:“你爹妈走得突然,留下你们兄妹俩不容易。你爹在厂里干了大半辈子,没功劳也有苦劳,厂里照顾他的子女,也是应该的。介绍信和表格你都填好,户籍转移那边我也跟街道和厂里户籍科打过招呼了,你这两天抓紧时间去把手续办利索了。”

他顿了顿,看着李向阳,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望:“进了厂,好好干。你爹是个老实本分的好工人,你别给他丢脸。有了工作,落了户口,你和晓慧的日子,才算有个着落。”

“我知道,我知道!谢谢一大爷!我一定好好干!”李向阳用力点头,将那份文件紧紧攥在手里。

进厂,工作,转户口,拿粮票!

有了这个基础,他才能去改善生活,去守护妹妹。

一旁的晓慧虽然不太完全明白工作户口的具体意义,但她看到哥哥脸上重新焕发出的神采,也隐约知道是好事情,喝粥的动作都轻快了一些。

一大妈看着这一幕,眼圈又红了,这次却是带着欣慰:“好了好了,事情总算有了盼头。向阳啊,你从小就学习好,明年中专就要毕业了,本来前途大好……现在虽然不得已要提前工作,但有了轧钢厂这份工,也是条正路。晓慧明年也该上初中了,你们兄妹俩以后相互扶持,日子会好起来的。”

学习好?中专?

李向阳从原主记忆里翻出相关信息。原主确实成绩优异,考上了不错的中专,眼看明年就要毕业分配工作,前途光明。

而妹妹晓慧,也继承了这份聪慧,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明年升初中基本没问题。

生活的重担迫使他不得不中断学业,但一大妈的话提醒了他,知识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有用的。

而妹妹的学业,绝对不能耽搁。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