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儿子如此沉稳,朱元璋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咱早有计较。”
说罢转身望向粼粼湖面,语带感慨:
“原想着大明在你之后,能出个汉景帝已是万幸。”
“如今机会摆在眼前,”
“咱的好孙儿,你的好儿子,”
“定能成为大明的汉宣帝,甚至超越秦皇,威震寰宇!”
湖面上回荡着朱元璋铿锵有力的声音。
这声音只传入岸边父子二人的耳中。
朱标站起身,与父皇并肩立于栏杆前。
微风拂过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朱标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纵然心中渴望即刻与爱子相认,但作为华夏历史上最杰出的太子,朱标明白父皇的决策关乎大明国运。
为了这片江山,他们已付出太多。
如今,为保大明基业永固,暂时忍受离别之苦也算不得什么。
思及此处,朱标忍不住向父皇询问起朱英的点点滴滴。
在这难得的闲暇里,天下最尊贵的父子享受着重逢的温情时刻。
然而身居高位,这般闲适光阴终究短暂。
正当朱标欲传晚膳时,一名手持拂尘的太监捧着奏章疾步而来。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八百里加急!”
“沿海三州遭龙卷风袭击,百姓流离失所。
“
“另有三个州县大旱绝收,四州因黄河改道遭水患肆虐。
“
“如今大明境内,受灾州县已达十处!”
朝堂之上,朱元璋面色阴沉地望着喧哗的群臣。
十四行省中竟有十省遭遇天灾,这对国库而言是严峻考验。
户部尚书赵勉面对众人责难,始终咬定二字:没钱。
见他这般油盐不进的模样,朱元璋心头火起,却也明白怪不得这位尽职的尚书。
在这农耕时代,赈灾手段本就有限。
十省受灾,粮价必定飞涨。
除非天降粮仓,否则国库确实无力应对。
眼见群臣争论不休却无良策,朱元璋只得烦躁地宣布退朝。
将赈灾事宜全权交付朱标后,他换上便服,独自来到城外别院。
城外山野间。
朱英望着被五花大绑的蓝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直接处置了便是,何必特意押来见我?”
他转向岳麓,神情中带着责备。
岳麓拱手肃立:”主公,生擒敌将献于帐前,末将职责所在。
“
“若主公另有差遣,末将自当遵命。
“
朱英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被蒙住双眼的蓝铎身上。
原本战场相遇时,杀了这少年倒也寻常。
如今既然生擒,倒让他生出些别样心思。
这般桀骜不驯却颇有将才的少年,若在蓝玉案发时侥幸逃脱,说不定能给大明江山掀起些风浪。
朱英招手唤来一名黑冰台密探,附耳低语数句。
密探领命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丛林中。
他踱到蓝铎身后,突然扯出塞在其口中的布条。
“卑鄙小人!有种放开小爷光明正大较量——”
重获言语之能的蓝铎立刻破口大骂。
朱英见其身陷险境仍不改狂傲本色,倒是颇有乃祖蓝玉之风。
这份胆魄,正是他需要的。
“看样子很不服气?”朱英轻笑问道。
“偷袭暗算算什么本事!朝廷鹰犬!”
见蓝铎梗着脖子怒骂的样子,朱英抚掌大笑:
“鹰犬二字妙极。
不过你蓝家不也是陛下的看门狗么?”
“可若是看门狗生了异心…”笑声忽敛,语锋骤冷,”就只剩剥皮食肉的份了。
“
这番杀气森然的话语让蓝铎浑身一颤。
他年纪虽轻却非懵懂,立即听出话中有话。
“你…你到底是何人?”
“意欲何为?”
惊恐之下,蓝铎双足不自觉地往后蹭去,却没察觉身后已是陡峭山坡。
朱英见状,向左右使了个眼色。
黑冰台成员手腕一抖,锐器在空中划出凌厉的弧线,蓝铎腕间的绳索顿时只剩细若游丝的一缕。
挣脱束缚的蓝铎踉跄着冲到陡坡边缘,在失衡坠落的瞬间,他如同断线风筝般沿着斜坡翻滚而下。
麻绳在剧烈颠簸中彻底绷断,获得自由的蓝家公子一把扯落蒙眼黑布,回望崖顶那个模糊身影时,惊骇之意如潮水般漫上心头。
绝不能葬身于此!这分明是针对蓝家的死局,更是凉国公府遭遇的惊天阴谋!蓝铎在纷飞箭矢间左突右闪,跌跌撞撞向山脚逃去。
山顶传来朱英等人凶厉的追捕声浪,却无人真正策马追击——若他此刻冷静回望,便会发现那些呼啸的箭簇总是在最后一刻偏转轨迹。
“主上,纵虎归山恐生变故。
“岳麓望着消失在密林的身影低声谏言。
朱英不语,只是从秦明手中接过那柄丹朱长弓。
弓弦震颤间,雕翎箭化作赤色闪电贯入丛林,远处随即传来撕心裂肺的哀嚎。
“锦衣卫办案,总得留些伤痕才像样。
“朱英轻抚弓弦,眼中跳动着玩味的火苗,”我很好奇蓝玉看见爱孙伤势时,那张老脸会是何等精彩。
“
随着他扬手掷还长弓,最后的指令在暮色中飘散:”伪装成锦衣卫的痕迹,我们另觅山头看戏——且看边军精锐如何与虚空博弈。
“待众人领命而去,朱英整饬衣袍隐入夜幕,仿佛从未在此出现过。
他刚坐下没多久,就听见朱元璋到来的动静。
“哟,今儿个来得可真巧?”
朱英见朱元璋径直走进花厅落座,不由得问道:”老爷子脸色怎么这般难看?”
瞧着他独自闷头喝茶的样子,朱英忙完手头的事坐到他跟前笑道:”看这架势,朝堂上又出乱子了?”
朱元璋斜睨他一眼,烦躁地摇头:”可不是。
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十个州府同时遭灾,朝堂上都吵翻天了。
“
听到受灾范围如此之广,朱英心头一紧。
如今不比后世,百姓遇到天灾根本无力抵抗。
若在灾年颗粒无收,易子而食的惨剧就会真实上演。
“确实棘手,若处置不当恐生大变。
“朱英叹息道。
见朱元璋盯着满桌菜肴毫无胃口,朱英没再多言。
在他看来,老爷子心系黎民是好事——毕竟将来这江山万民都是他的子民。
但这副置身事外的神情却让朱元璋会错了意。
“哐当”一声放下茶盏,朱元璋沉着脸问:”你觉得这是好事?”
朱英诧异抬头:”自然不是。
不过赈灾是户部的差事,您以礼部侍郎的身份,未免操心过头了。
“
朱元璋闻言一怔,这才想起自己还顶着礼部侍郎的伪装。
事情有些微妙。
正如朱英所言,这事本不属于礼部管辖。
往好里说,他的忧虑是心系天下。
往坏处想,就是在越俎代庖,甚至想要干涉户部的职权。
朱元璋想通这一点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很想了解朱英的看法,却又找不到恰当的理由开口。
于是老朱转了转眼珠,再次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虽说这是户部的职责,可要是我们将来成事,不就变成我们的担子了吗?”
“假如现在龙椅上坐的是你,你会如何处置?”
朱英闻言惊讶地挑眉:”老爷子现在是越来越敢说了。
“
“咱俩居然能在这平心静气地讨论谋反后的赈灾事宜。
“
“不知道的还以为您是当朝丞相,或者干脆就是洪武帝本人呢。
“
被这番调侃说得有些不自在,朱元璋下意识摸了摸鼻子。
随即掩饰性地连声催促:”快说说你的想法。
篡位容易坐江山难,到时候天下大小事务可都得你来扛。
“
朱英眼珠一转,当真思索起来。
确实如老朱所言,打江山不易,治天下更难。
若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
他忽然展颜笑道:”若户部充盈,就安顿灾民确保春耕。
“
“要是国库空虚,恐怕就得大兴土木了。
“
“灾民最易生变,得给他们找些活计。
“
“换作我是洪武帝,或许会重启大运河工程。
“
这番天马行空的提议让朱元璋瞠目结舌。
他嗤笑着灌了口茶:”荒唐!户部没钱怎么雇工?你这主意也太不着调。
“
谁知朱英反而疑惑地看过来:”以工代赈啊,老爷子。
“
“难道今日朝堂上,连这个建议都没人提?”
见朱元璋的神情,朱英不屑地摇了摇头。
“朝堂之上尽是些庸碌之徒,要么无所作为,要么被洪武皇帝的威势吓得不敢开口。
“
“江淮一带自前宋末年就开始施行以工代赈之法。
“
“可笑的是,如今满朝文武竟无人提及此事。
“
“呵……”
见朱英对大臣们的鄙夷神情,朱元璋顿时火冒三丈。
他冷哼一声,厉声道:
“你当户部赵勉会想不到你这些浅薄之见?”
“如今国库空虚得都能跑老鼠,以工代赈所需银钱从何而来?”
“更何况灾年粮价必然飞涨。
“
“单凭朝中这些官员,不过是杯水车薪,如何救济十州百姓?”
说罢,朱元璋长叹一声,望着朱英尚显稚嫩的面容,语气转为沉重。
“朝廷大事,岂是凭一时兴起就能办成的。
“
“你还需多加历练才是。
“
朱英却讥讽一笑,斜眼看向朱元璋。
“老爷子,所谓难处,不过是眼界局限所致。
“
“若我说有办法筹措足够赈灾的粮食呢?”
朱元璋闻言猛然怔住。
他的手不受控制地一颤,碰翻了桌上茶盏。
“你…你有银钱购粮?”
见朱元璋这般反应,朱英暗自摇头。
不等对方继续追问,他便解释道:
“钱粮本是两回事。
“
“你们总以为必须要户部出钱才能买到粮食。
“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有些时候获取粮食并不需要花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