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阳神功并非至阳至刚的武学,而是刚柔相济的上乘心法,女子同样可以修习。
郭襄所创的峨眉九阳功,更是成为女子内功中的翘楚。
峨眉派由女子创立,其高深武学多为女性 ,故历代掌门皆为女性,且崇尚佛法,是名副其实的佛门宗派。
但到了明朝,掌门之位却落入男子之手,门派修行也从单纯礼佛转为佛道兼修。
据峨眉先人记载,这般变化源于周芷若留下的部分九阴真经。
峨眉男 借此修得高深武功,实力大增,终获争夺权柄的资本。
九阴真经属道家绝学,修习者必然研读道经,渐入道门之道。
由此,峨眉派分为两脉:女 持戒礼佛,男 参玄修道。
现任掌门金光上人便是男性,精通道家玄功,此刻拦住林旋的正是此人。”阁下夜探峨眉藏经阁,不知有何收获?可否与贫道分享?”金光上人涵养极佳,即便此时仍不失礼数。
林旋抱拳道:”峨眉武功博大精深,晚辈心生仰慕却又投师无门,只得行此下策,还望上人海涵。”
金光上人冷笑:”既如此,不如拜入峨眉,参禅修道。
苦修三五十年,或可尽得本门真传。”
“那倒不必。
峨眉武学虽强,未必胜过在下。
上人独身前来,想必对自身修为信心十足。
晚辈斗胆,愿讨教几招。”
寒光乍现,一柄 已握在林旋手中。
夜行装扮不便携带兵刃,他只带了这柄 防身。
不给金光上人答话之机,林旋的刀锋已直取对方要害。
先发制人方为上策,面对这古怪道人,林旋不敢有丝毫大意。
论身法之快,当世唯有东方不败、风清扬等寥寥数人胜过林旋。
峨眉武学向不以轻功见长,金光上人纵得九阴真经,速度也难称出众。
林旋判断不差,金光上人移动确实迟缓,但其出手如电。
就在 将及胸口之际,道人的长剑已先一步抵住林旋咽喉。
这一剑又快又准,分寸拿捏妙到毫巅。
长剑比 更具优势,若不收招,林旋必死无疑。
即便未被刺中,他也感到脊背发凉,如被猛兽盯上。
确是被锁定了——不过不是猛兽,而是一式精妙剑招。
这招以灭绝师太法号命名,只是不知是”灭剑”还是”绝剑”。
唯一能确定的是,此剑并非倚天剑,否则以剑气之锐,林旋早该察觉性命之危。
作为久经 的老手,林旋早已练就临危不乱的镇定功夫,他身形一闪避开金光上人的剑锋,左手如鹰爪般凌厉探出。
金光上人剑锋回转,寒光划向林旋左臂。
林旋眼中精光一闪,指尖轻点剑身,看似随意的一指却让宝剑发出清越颤音。
这位峨眉掌门所持自非凡品,加上数十年功力加持,这一剑本该势不可挡。
林旋习武不过数月,竟敢以指接剑,简直自寻死路。
然而诡异的是,林旋指尖劲力竟穿透剑身真气,逼得金光上人不得不撤招变式。
这正是当年赌神龙四的成名绝技——灵犀指。
这门功夫讲究瞬息万变,能于电光火石间换牌易骰。
此刻辅以辟邪真气,威力更胜往昔,竟能后发先至破开剑势。
金光上人临危不乱,剑锋倒转卸去指力,同时右手成爪直取林旋脉门。
只见五指如钩,隐约透着碎金裂石之威。
林旋稍退半步,却见对方攻势连绵不绝。
一剑一爪配合无间,攻守转换间竟似两人合击。
虽仗着身法迅疾略占优势,但面对这般滴水不漏的招式,一时也难觅胜机。
更令林旋心惊的是,峨眉派竟藏有如此高手。
单凭金光上人一身修为,便足以力压青城衡山诸派。
这般深藏不露,必是另有所图。
战至酣处,林旋将辟邪真气催至极致,配合倒踩三叠云的身法,身形飘忽如鬼魅。
任凭金光上人剑势如虹,总在间不容发之际惊险避过。
峨眉派坐拥名山福地,数百年来香火鼎盛,虽江湖声望日衰,门派根基却愈发雄厚。
可今夜这场激战震塌数座楼台,竟无一名 前来查看。
五十余招过后,林旋渐入佳境。
就在金光上人剑势稍缓之际,他忽道:”藏经阁中不过些佛道典籍,前辈何必紧追不舍?”
这话说得轻巧,实则大谬。
武林中人最重武学传承,擅闯禁地本就是不死不休的大忌。
金光上人未召集门下围攻,已算仁至义尽。
但高手过招,气势尤为重要。
金光上人看似从容,心中实有难言之隐。
如今峨眉派内佛道之争暗流涌动,男修女炼各成派系,若非顾忌华山前车之鉴,怕早已同室操戈。
金光上人察觉林旋的行踪,不欲惊动他人,只想将其擒下,逼问轻 门以壮大道门底蕴。
然而他未曾料到,林旋的武功竟如此精深。
虽内力 ,但林旋的速度却快得惊人——身法迅捷,出手凌厉,反应更是绝伦。
起初几十招,金光上人倚仗先辈所遗奇招占据上风,可无论招式如何玄妙,林旋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
武学之道,说到底无非力与速。
力量上,金光上人更胜一筹;速度上,林旋却占尽优势。
他的反应之快,即便面对陌生招式,亦能瞬间闪避。
金光上人一边猛攻,一边怒喝:“好小子,打的好算盘!擅闯我峨眉藏经阁,视我派如无物,以为三言两语便能揭过?痴心妄想!”
林旋冷冷回应:“那又如何?敬你是前辈才客气几句,我要走,你拦得住么?”
“走?纵使你逃至天涯海角,也躲不过我峨眉千百 的 !”
金光上人厉声道。
话音未落,他反手一剑挥出,剑光与月色交融,如幻似梦,寒意彻骨。
这一剑无甚花巧,唯有纯粹的杀意,剑、招、人三者合一,所向披靡。
此乃昔日“灭绝”
所创剑法,若辅以倚天神剑,当真是天下无双,灭绝一切。
然而,金光上人终非灭绝师太,手中亦无神剑傍身,纵使出招,亦是徒有其形。
林旋曾见识过这招锋芒,毫无惧意。
他身形一偏,施展“飞燕穿柳”,顺着剑锋直逼对方手腕,同时侧身右闪,防其以伤换命。”峨眉千百 ?可笑!说起来,就这么一本秘籍孤本,人亡则绝,典籍散佚,门派传承便断绝了。
千百年来多少武林世家因此没落,却始终不知吸取教训,实在令人费解。
秘籍确实是林旋取走的。
他是 老手,不擅佛门偷技,能得手全凭祖传的”黑马过林”。
黑马过林乃是 一绝,牌面穿行如骏马越林,移花接木不留痕迹。
龙四爷当年在上海 豪赌,为筹赌资向宋子游展露此技——一副牌随手一划尽变黑桃A,再挥又成红桃2,瞬息万变无破绽,当场借得二十万银元。
察觉金光上人怀揣秘籍时,林旋以钟馗抉目扰乱视线,左手施展黑马过林,用飞沙走石十三式调包了秘籍。
那部秘籍虽贵重,可记载的功夫金光上人均已掌握。
林旋既展现武功又赠刀谱,想必对方懂得江湖规矩不过是利益权衡的道理。
回到居所,见蝶舞正对佛像祈福。
林旋心头温热,将她揽入怀中轻语:”我回来了。”
蝶舞倚着林旋胸膛细声道:”愿佛祖保佑公子平安。”
“且看道祖恩赐。”林旋取出顺来的秘籍,”这可是九阴真经残篇。”
当年宋徽宗敕令编纂《万寿道藏》,校书郎黄裳精研五千余卷道经,竟自通武学至理。
后因剿灭明教结仇,亲人尽殁。
四十年后悟透武学真谛,创此包罗万象的武学圣典。
元末周芷若传予张无忌时,将易筋锻骨篇与九阴神爪抄录留存峨眉。
若各派皆如少林珍视传承,今日武林又当是何等盛况。
可叹,可叹。
蝶舞十七岁才踏入武道修行,根基薄弱,难有大成。
林旋的处境更为艰难,虽自幼习武,辅以药膳食补,武功却毫无长进,实则是十九岁才真正开始修炼。
辟邪剑谱本是渡元和尚记录的残缺版葵花宝典,缺失甚多且走偏锋,极易走火入魔。
若得易筋锻骨篇这类玄门正宗心法护持,风险便可消弭。
九阴真经对道家底蕴要求颇高,林旋前些时日在青城派研习道藏,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林旋并不急于离开,白日与蝶舞流连山水,夜间潜心修习内功。
七日之后,他才告别峨眉山。
如他所料,金光上人对当晚之事闭口不谈,峨眉派风平浪静。
另一边,青城派之事已如疾风般席卷江湖。
传言纷纭:有人说林家亡魂索命,有人称是武林前辈惩戒青城派,更多人则咬定青城派内讧。
最后一种说法尤为盛行——传闻余沧海从林家秘藏中获取辟邪剑谱,闭关苦修,疏于门派事务。
余人彦身死,少掌门之位空缺,门下多人觊觎辟邪剑法以争夺权位。
余沧海拒不传授,激怒洪人雄等人,最终引发内斗。
余沧海修成辟邪剑法,实力暴涨,斩杀数十叛逆方才稳住局势。
然而,几名外门 逃亡后声讨余沧海,反遭其灭口。
此举不仅未能平息 ,反倒坐实了他的嫌疑。
此时的余沧海心性大变,身披红袍,面施脂粉,剑术诡谲,邪气逼人。
黑道中人闻风而至,严三星、玉灵道人、西宝和尚等先后抢夺剑谱,皆被斩杀,头颅悬挂于山门。
这般狠辣手段虽威慑了不少人,却也引来更多觊觎者,林旋的目标——木高峰便是其一。
木高峰相貌丑陋,驼背持剑,武功不弱却品行低劣,惯于见风使舵,睚眦必报。
数月前他与余沧海争夺林家三人,误杀林平之,又害死林震南夫妇,却未捞到半点好处。
听闻余沧海练就辟邪剑法,当即动身赶往青城山夺谱。
这一切,尽在林旋的谋划之中。
千门秘术从不依赖 的把戏,那不过是八将手段之一。
千门八将分为:正、提、反、脱、风、火、除、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