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李承乾哑然失笑,
“这可是好东西,等炼成了比黄金还贵!”
程处默眼睛瞬间亮了:
“比黄金还贵?真的假的?太子殿下,你可别骗俺,俺读书少。”
“我骗你做什么?”
李承乾勾住他的肩膀,指着那炉子,
“看见没,这就是咱们以后发财的宝贝。
不过现在嘛,还差点火候。”
他转头对赵师傅等人吩咐道:
“继续烧,控好火温,想办法把里面的气泡给孤弄出来。
谁有办法让这玩意儿变清澈,孤重重有赏!”
匠人们一听有赏,虽然觉得希望渺茫,还是打起了精神,围着炉子琢磨起来。
程处默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挠了挠头:
“太子殿下,俺能干啥?俺力气大。”
李承乾看着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你来得正好!确实有件重要的事需要你帮忙。”
“啥事?太子殿下你尽管吩咐。”
程处默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李承乾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你人脉广,去帮本王打听打听,长安城里,或者附近,有没有一种颜色很白,摸起来滑腻腻,有点像女人家用的粉,但又不怕火的土?”
“不怕火的土?”
程处默一脸懵,
“土还有不怕火的?”
“对!就是一种特殊的土,耐火性特别好。”
李承乾比划着,
“找到这种土,孤有大用。
关系到咱们这宝贝能不能炼成。”
他需要的是能够制作更高温度耐火砖和坩埚的材料,比如高岭土。
现在的炉温还不足以烧出真正清澈透明的钠钙玻璃。
程处默虽然不明白这土和那黑乎乎的“宝贝”有啥关系,但一听关系到发财大计,立刻使命感爆棚:
“没问题!包在俺身上。俺这就去找。
就是把长安城翻个底朝天,也给您找来。”
说完他风风火火地就要往外冲。
“等等!”
李承乾叫住他叮嘱道,
“悄悄的,别声张!
尤其别让百骑司的人知道得太明白。”
程处默露出一个“俺懂”的表情,挤了挤眼睛:
“放心,俺晓得分寸。”
看着程处默像头小牛犊子似的冲出去,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
有个这样的“金牌工具人”,真好用。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那依旧浑浊的玻璃液,摩挲着下巴。
“嗯……气泡问题,是不是可以试试加点澄清剂?比如硝石?好像有点印象,回头试试。”
“温度还是不够,得改进炉子。
程处默那边希望能找到高岭土。”
他在这边自言自语,规划着他的“大唐玻璃工业革命”,而在丽正殿外,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正竖着耳朵,将侧殿里隐约传来的“比黄金还贵”、“发财的宝贝”、“特殊土”等只言片语牢牢记住,然后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阴影里。
两仪殿内。
李世民看着百骑司呈上的密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与工匠终日厮混于偏殿,建造怪异炉灶,焚烧砂石。
言谈间提及‘宝贝’、‘比黄金还贵’?
命程处默暗中寻找特殊土料?”
他放下绢帛,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浓浓的不解:
“这逆子被禁足了还不安生?他到底想做什么?”
“炼丹不像炼丹,冶铁不像冶铁。
难道真是被刺激得心智失常了?”
高延福在一旁低眉顺眼的不敢接话。
李世民沉默良久,忽然问道:
“他身上的伤,如何了?”
高延福连忙回道:
“回大家,太医署回报,太子殿下外伤已无大碍,只是殿下似乎不太喜欢用太医署的药,那盒雪莲生肌膏也未曾动用。”
“不用朕的药?”
李世民眼神微动,哼了一声,
“看来他是真的找到比黄金还贵的宝贝了,连朕的御药都看不上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深邃望着东宫的方向。
“继续给朕盯紧了。
朕倒要看看,他这闭门思过,到底能思出个什么名堂。”
“是!”
而东宫偏殿内,李承乾看着匠人又一次失败后得到的带着浑浊绿色和大量气泡的玻璃疙瘩,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拿起那块疙瘩,对着窗外朦胧的光线看了看。
“绿色淡了点,气泡好像也少了几个?有进步!”
他咧嘴一笑,
“失败是成功之母!
老赵,记录一下这次的材料配比和火候。
咱们再来一炉。”
匠人们看着兴致勃勃、越挫越勇的太子殿下,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念头:
这位太子殿下,怕不是个炼丹炼傻了的疯子吧?
李承乾这是不制作出玻璃誓不罢休。
虽然他没有亲手制作过这玩意,但是灵魂飘荡的时候他记下了所有的工艺流程。
可是理论和实践永远是不一样的。
“殿下!殿下!成了!这回真成了!”
程处默人还没到,那破锣嗓子带来的声浪就先撞开了殿门。
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沾满泥土的布包。
李承乾正在指导赵师傅调整一个陶范的细节,闻声回头,看到程处默这尊“泥塑”,眼前也是一亮:
“找到了?”
“找到了!俺就说嘛,没有俺程处默办不成的事。”
程处默得意洋洋地把布包往地上一放,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里面几块颜色雪白、质地细腻的土块。
“就在骊山北面一个山沟里找到的,俺试过了,这土捏的胚子,扔火里烧了半天都没裂。
您看是不是您要的那种?”
李承乾拿起一块,用手指捻了捻,又凑到鼻尖闻了闻,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没错!就是它!高岭土!
处默,你小子立大功了。”
他用力拍了拍程处默结实的肩膀。
程处默嘿嘿傻笑,比被他爹程咬金夸奖还开心。
其他匠人也都是目瞪口呆,看着那团仿佛拥有魔力的透明液体,仿佛看到了神迹。
李承乾心中也是激动万分,但他强自镇定的指挥道:
“别愣着!老赵,准备好的那个平板陶范。
快!趁热浇铸,小心气泡!”
匠人们如梦初醒,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那团透明的“玉液琼浆”浇注到一个表面极其光滑平整的陶制模具中。
等待冷却的过程,显得无比漫长。
所有人都围着那块尚未完全成型的玻璃板,眼神灼热,仿佛在等待一个绝世珍宝的诞生。
当玻璃板彻底冷却,被赵师傅用颤抖的双手,从模具中取出时,整个偏殿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那是一块巴掌大小,略带些许淡青色,但绝大部分区域都清澈透明的平板玻璃。
虽然还远达不到后世玻璃的水平,内部仍有少许微小气泡和波纹,但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的奇迹。
“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赵师傅老泪纵横的捧着那块玻璃,如同捧着刚出生的婴儿。
李承乾接过玻璃,对着窗外最后的天光看去,景物虽然有些扭曲,但清晰可见。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穿越以来最真心实意的一个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