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宫女甚得帝心》这本宫斗宅斗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银娇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阿知韩衍。喜欢宫斗宅斗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小宫女甚得帝心》小说已经写了530056字,目前已完结最新章节第261章全文完。
小宫女甚得帝心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小糊糊作者来喽~~
女主年龄解释:还差两个月15岁,本文设定15岁及笄
男主二十五岁,十岁年龄差
称呼解释:本文设定三品以下为嫔妾,三品以上为臣妾。
分割线————————————————
景宁五年,初冬。
皇帝已有半月未曾踏足后宫,一连数日,坤宁宫的请安时辰总是拖到巳时末才散,妃嫔们明里暗里都在请皇后做主。
这一日,请安结束后,皇后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遇春小心地伺候她起身。
遇春是宁国公府的家生子,自小伺候皇后,素来得脸。
此时见皇后一脸疲态,忍不住心疼道:“她们一个个请娘娘做主,可皇上不进后宫,娘娘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皇后轻轻拨了拨茶盖,淡淡道:“住口。”
“奴婢知错。”
遇春低头认错,随即乖巧地为皇后梳理头发。
“罢了,派人再去一趟前头。”
皇后望着铜镜里的自己,她跟皇帝是少年夫妻,到如今已经是第十年。
容颜不再,圣心难测。
她们这位皇上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小禄子远远瞧见皇后身边的逢夏过来就头疼。
要他说怪不得皇后无宠,他们皇上摆明了无心后宫,偏偏皇后还三番四次派人来请。
当然,这话他也就敢自己心里念叨两句,等人走近了,小禄子脸上端着挑不出错的笑。
“逢夏姑姑。”
“公公,皇后娘娘亲自煲了汤特命奴婢送过来,不知皇上现在可有空?”
小禄子不动声色看了眼逢夏手上端着的玉盘,那玉盘上的汤盅分明就是御膳房的样式。
他笑容不变,“逢夏姑姑请稍等。”
转了身小禄子脸上笑容立马就落了下来,殿内伺候的赵福见小禄子在门口张望,抬头小心瞧一眼上头的韩衍退了出去。
听了小禄子说的事,他也头疼。
这两日朝堂事多,皇上正烦着呢,他们下面伺候的这些人也是个个小心,生怕出错。
“何事?”
韩衍将手里的奏折随手丢到一边。
赵福笑得小心,“皇上,皇后娘娘让人送了汤过来。”
送汤不过是借口,真正为的是什么就连赵福都清楚,
果然,韩衍冷了脸,“让她回去。”
午时刚过,御膳房的人就来了。
赵福原也只是随意一扫,待看到缀在后面的人时面色顿时复杂,饶是在宫中待了多年的老狐狸也难免有一瞬间失态。
今日跟着来的是个生面孔,这倒不稀奇。
稀奇的是,这小宫女竟是比旁边同行的人体胖许多。
倒不是说这小宫女真的就有多胖,只是时下以瘦为美,不说宫里娘娘个个腰细如杨柳,就是粗使宫女也是个个纤瘦。
似这般脸蛋圆乎乎看着就有福气的人,赵福还是头一次见。
阿知进宫七年一直待在殿中省,这还是她第一次出来。
她今天如常去御膳房找元宝,刚过去就听说有个御前送膳的宫女划破了脸,阿知还没有搞清楚状况手里就被塞了一个食盒。
她一路过来都稀里糊涂的,直到此时站在太和宫里了,阿知才意识到这是什么地方。
这可是天子的住处,此时上首那人是天底下最最尊贵的人。
阿知入宫七年,还从没见过皇上,从前只听见过皇上一次的元宝说,他远远看到皇帝銮仗就吓得腿软了。
她猜想,说不定皇上又老又丑,脸上还有几寸长的刀疤,青面獠牙。
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见到皇上,阿知也想亲眼见见皇上到底长得什么模样。
她仗着自己站在最后面个子又小,大着胆子抬头往上看。
阿知自以为动作很隐晦,但殊不知她的一举一动早就落入了韩衍眼中。
准确地说,从阿知进来韩衍的目光就落在了她身上。
他倒是第一次知道,宫里面竟然能将人养得这般白胖。
赵福自小伺候韩衍,知道他此时对阿知有了一分兴趣,甭管是因为什么,能得帝王一眼已是难得。
他暗自记下阿知,等下了值,得赶紧让人去殿中省问清楚。
阿知刚抬头就跟韩衍目光撞上,吓得她立马低头死死盯着地面,眼睛再不敢乱看。
但心里却止不住想着刚刚看到的脸,她脸颊猛然就红了起来。
阿知没念过书,也想不到什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只是觉得,皇上长得可真好看,比殿中省最好看的小太监都还要好看。
见人跟个被吓到缩起头的小兔子,韩衍因朝事烦闷的心情顿时轻快许多。
皇上用膳半个时辰,阿知从未觉得半个时辰有这么难熬。
她死死盯着自己鞋上的绣花,眼睛一下都不敢乱瞟,直到出了太和宫的门阿知才感觉活过来了。
阿知去太和宫的消息,有机灵的小太监立马就告诉了杨中监。
阿知是杨正德几年前出宫办事带回来的。
那时隆冬,人人裹着厚袄子,阿知穿得脏兮兮又破破烂烂,整个人冻得浑身发紫。
杨正德心狠手辣惯了,见她痴痴盯着自己手里的馒头难得起了恻隐之心,就将她带回了宫。
回了宫杨正德才知道阿知已经七岁了,她那时看着就跟四五岁的孩童,面黄肌瘦,瘦得只剩皮包骨。
也是饿怕了,进了宫之后阿知就格外喜欢吃,杨正德也从来都不拘着她。
七年多过去,当初那个小叫花子养得白白胖胖。
杨正德自己是个无根之人,亲缘薄,家中早已没人了,所以从阿知入宫他便就将人当做妹妹似的养着。
他管着殿中省,有什么好东西从来都不会少了阿知的,阿知在宫里的日子甚至比那些不受宠的娘娘还要舒坦。
只一条,他从不准阿知出去。
阿知在殿中省里他能护着,可出了殿中省这宫里处处危险。
阿知经常去御膳房,是以下面来报的时候杨正德也没当回事,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阿知居然去了御前。
杨正德沉着脸一言不发,待手边的茶碗彻底冷了他才起身。
杨正德过来的时候阿知房门紧闭,他敲了两下门:
“阿知,是我。”
听到杨正德的声音阿知赶紧下床开门,
“公公。”
阿知满脸疑惑,不明白杨公公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杨正德眉头紧锁,问了阿知今日在太和宫发生的事情,等阿知把事情说清楚了,他犹豫道,“阿知,你想不想出宫?”
杨正德不是阿知,他和赵福都是从小跟在皇上身边,赵福能猜到的,他自然也能猜到一二。
他知道,皇上对阿知起了心思。
宫女年满二十五岁可以出宫,但阿知在宫外早就没亲人了,所以她从未有过这个念头。
此时听杨正德这样说,阿知虽然不解,但她知道杨公公不会害她,低声道:
“阿知都听公公的。”
“后日有一批宫女放出宫,你就跟着她们一起走吧。”
杨正德见到阿知眼底的不安,他低声安慰,“宫外一切都会给你安排好的。”
晚膳时韩衍似是无意扫了眼御膳房来人,没看到午时那个小宫女,他只是扫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赵福见到他往下瞧自是知道皇上在看什么,可他猜不透皇上的态度,此时皇上不问,就是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自作主张。
第二日,风平浪静
赵福都快把阿知忘记了,但晚上皇上却语出惊人:
“明日让人到太和宫伺候。”
赵福奉茶的手险些不稳,他小心抬头,见皇上低头看奏折眼都没抬,差点以为自己听岔了。
能让皇上记两日,这可了不得。
赵福看一眼上头的人,小心福身出去了。
小禄子见赵福出来赶紧凑上去,“赵公公,您怎么出来?”
赵福沉着脸,“你立刻亲自跑一趟殿中省。”
早在昨日赵福就让人去查了阿知,杨正德这个老狐狸是个护犊子的,他动作要是不快点,说不定明日再去那小宫女就已经出宫了。
人要是出了宫,那就一切都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