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13章

平山堂建在扬州城外的蜀冈上,远望如卧狮盘踞。

陈瑜独自赴约,腰间暗藏苏青黛给的药粉。山门前站着个熟悉的身影——周康年一改往日儒雅,穿着粗布短打,像个普通樵夫。

“陈公子好胆色。”他递来个斗笠,”戴上,莫让人认出。”

曲折的山路尽头是间草庐,推开斑驳的木门,陈瑜怔住了——

庐内陈设简陋,唯有一张石桌,桌上摆着架精巧的铜秤。秤盘一端放着盐,另一端是茶叶,竟然分毫不差地平衡着。

“盐茶同利,自古皆然。”

屏风后转出个清瘦老者,布衣芒鞋,唯有腰间玉带显示身份不凡。周康年恭敬行礼:”柳公,人带到了。”

柳公——皇商首脑柳明远!陈瑜心跳加速。这位可是掌控江淮盐茶命脉的真正巨头,连沈家都要仰其鼻息。

“年轻人,可知这铜秤来历?”柳公轻抚秤杆,”天玺三年,先帝赐予老夫的。”

天玺?陈瑜想起茶仓那些刻着同样年号的防潮箱。

“柳公召见,不知有何指教?”

“两件事。”老人突然锐利起来,”一,交出沈家账本真迹;二,停止追查私盐案。”

陈瑜不动声色:”条件呢?”

“漕帮可得盐引三十张,润州天玺货行专供扬州茶点。”柳公推过一张地契,”另赐东关街铺面三间。”

这是赤裸裸的收买!但更让陈瑜心惊的是,对方连他刚注册的货行名称都了如指掌。

“柳公既知账本,想必也清楚…”他故意停顿,”沈家账房死前,还留了份名单。”

这是虚张声势,但柳公的瞳孔明显收缩了一下。

屏风后突然传来茶盏轻响。柳公恢复淡然:”陈公子可知’市令铜秤’的规矩?”

不等回答,他自问自答:”秤平则市公,秤倾则市乱。如今天下盐茶,就如这秤上的盐与茶…”

老人突然掀翻铜秤!盐茶洒了一地!

“有人想打破平衡。”柳公意有所指,”沈家兄弟不过是马前卒。”

离开平山堂时,周康年塞给陈瑜一块腰牌:”柳公给你的护身符。三日内离开扬州,否则…”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

陈瑜刚回货行,就被苏青黛拽进内室。

“你看!”她展开张药方,”石生破译了账本缺页的暗码!”

泛黄的纸上画着奇怪的符号,对应着几组数字。石生在一旁比划,阿荇翻译:”他说这是军械数目,沈家私运的不只是盐,还有…”

“弩箭!”苏青黛指向某个符号,”这代表精铁,通常只用于兵器!”

陈瑜如坠冰窟。私盐已是死罪,若涉及军械…

院门突然被砸响!市令衙门的差役闯进来,为首的举起铜秤:”有人举报尔等贩卖私盐!”

阿荇刚要争辩,陈瑜拦住他:”大人明鉴,小号经营的是药膳,有官府文书。”

“是吗?”差役冷笑,”那这盒’广陵玉露’作何解释?”

他举起个精美礼盒,正是昨日卖给醉仙楼的样品!

苏青黛急中生智:”此乃药盐,有太医署…”

“啪!”

差役摔碎礼盒,盐粒中赫然混着几粒黢黑的铁砂!

“私盐夹带精铁,形同谋反!”差役厉喝,”全部锁拿!”

混乱中,陈瑜瞥见街角闪过戴青铜面具的身影——是平山堂那人!电光石火间,他明白了:这是柳公的敲打,逼他尽快离开扬州。

公堂上,县令惊堂木拍得震天响:”人赃俱获,还有何话说?”

“大人!”陈瑜突然高喊,”草民愿献上祖传制盐秘法,只求戴罪立功!”

县令来了兴趣:”哦?”

“此法名’天玺玉露’,可将矿盐提纯如雪。”陈瑜信口胡诌,”更妙的是…”他压低声音,”能验出盐中是否掺了铁砂。”

这是赌县令与柳公并非一心。果然,县令眼中闪过贪婪:”当真?”

“愿当场演示!”

后堂很快架起炉灶。陈瑜装模作样地操作,实则用的是苏青黛教的药汁沉淀法。当浑浊的盐水渐渐澄清时,满堂哗然!

“妙哉!”县令抚掌,”若将此术献与朝廷…”

“大人不可!”师爷突然打断,”此子来历不明…”

僵持之际,堂外传来鸣锣开道声。

“盐铁使柳大人到!”

柳公依旧布衣芒鞋,却无人敢直视其锋芒。他扫视公堂,在陈瑜面前停下:”年轻人,又见面了。”

县令慌忙让座。柳公却拾起地上那包”罪证”,轻轻一嗅:”精铁乃军国重器,岂会混于盐中?分明是有人栽赃。”

他意味深长地看向师爷:”李师爷,你说呢?”

师爷扑通跪下:”下官失察!”

“陈公子受惊了。”柳公亲手扶起陈瑜,”老夫作保,此案就此了结。”

走出衙门时,柳公低声道:”现在明白铜秤为何会倾了吧?三日期限,好自为之。”

陈瑜摸到袖中石生偷偷塞来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盐茶军,实为铜铁盐茶马。”

原来如此!沈家兄弟背后,竟牵扯到朝廷严禁的铜铁与战马走私!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