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别。”吴双原本闪躲的眼神突然定住,像找到了一个支撑点,语气异常坚定,“我的名字挺好,至少比吴麻杆好听,我就叫吴双,叫了三年吴麻杆,十二年吴双,没人告诉过我什么吴宏歌,我不习惯。” 这个名字是他身份的证明,是他挣扎着建立起来的一点自我认同,他不愿被轻易抹去。

“好好好,吴双好,天下无双!”妇人朱云终于忍不住哭出声,压抑的情感决堤般涌出。她踉跄着想上前抱住这个失散了十五年、饱经风霜的儿子。吴双本能地想后退躲闪,却被身后的王辉一把轻轻拉住了胳膊。“婶子,”王辉轻声说,带着劝慰,“你们大概也听到阿双的经历了,别逼他。” 他又转头瞪了吴双一眼,带着长辈的责备,“你这小子,嘴上说不在意,躲什么?那是你爹娘!” 他轻轻推了吴双一把。

吴双嘴唇动了动,看着朱云泪流满面、充满渴望又小心翼翼的脸,心底某处微微松动,脸上掠过一丝歉意:“我……不太习惯拥抱。孤儿从小不能被抱,不然哭起来,大人不抱就哄不好了。” 他陈述着一个冰冷的事实,一个刻在行为本能里的自我保护机制。

“好好好,娘不抱,娘对不起你啊……”朱云哭得肝肠寸断,身体几乎站立不住,被吴继业扶住。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接头人发来的信里总说他一切安好,甚至附过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他们也按时寄钱寄物,可听吴双的意思,他连婴儿时的羊奶都没喝上,竟过着如此凄惨的生活。夫妻俩都是医生,太清楚米汤对婴儿娇嫩肠胃的损伤——怪不得他瘦成这样,像根随时会被风吹折的芦苇。

吴继业抹了把泪,强压下翻涌的情绪,上前一步,声音尽量放得平缓,带着医者的本能:“吴双,让爹给你把个脉。” 这是他此刻唯一能想到的、最实际的关心方式。

吴双没拒绝,沉默地伸出瘦得只剩一层皮包骨的手腕,青色的血管在苍白的皮肤下清晰可见。吴继业指尖小心翼翼地搭上他的脉门,凝神感受。

又翻了翻他的眼皮,看了看舌苔,最后摸了摸他嶙峋硌手的骨骼。随着检查的深入,吴继业的脸色沉得像暴风雨前的铅云,几乎要滴出水来:“脾虚、气虚、肾虚、血虚,津液耗伤,消化吸收也差,骨骼发育不良……这身子……” 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从牙缝里挤出愤怒的低吼,“该死的马荣!他不给我个说法,我绝不放过他!” 这个名字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他的心里。

身后的朱云一听儿子身体竟虚成这样,眼前一黑,当即两眼一翻晕了过去。吴继业连忙将她抱起,放到吴双那张简陋的木板床上。吴双站在门外看着,脸上掠过一丝真实的担忧,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什么话,只是默默地攥紧了拳头。两个双胞胎被这变故吓呆了,怯生生地依偎在一起,歪着脑袋打量这个陌生又高大的哥哥,小声问:“你是大哥吗?”

“是啊。”吴双应着,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一些,“你们有小名吗?”

“我叫钢弹,爷爷取的!”男孩抢着说,声音带着孩童的清脆。

“我叫老丫头。”女孩撇撇嘴,带着点委屈,“我让爹改,他说这样挺好,娘也不帮我。”

“这名字……“对着门口喊一声‘老丫头’,怕是得有几十人答应吧?”

“哇,哥你咋知道!”女孩眼睛瞪得溜圆,暂时忘记了害怕。

吴双笑了笑,没接话,转而问道:“能说说家里吗?” 他想了解这个即将进入的陌生世界。

俩孩子脸上的笑容顿时垮了,带着点失落:“爷爷奶奶在我们一岁时就离开了不知道去哪,大伯去了朝鲜没回来,堂哥是连长经常不回家。大伯娘和爹娘都是医生,还有个姑姑,我们就见过一次。” 信息简单,却勾勒出一个并不圆满的家庭轮廓。

“咱家是京城本地人?”吴双追问。

“不是,爷爷说祖上也是春城的,几十年前才搬走。”钢弹回答。

“住在哪儿?”

“大院,就在八一湖不远处!”男孩又得意起来,“咱家还有个四合院,就在一所大学对面,就是太破了,没法住。” 他对“大院”充满了自豪感。

吴双没听过八一湖,却知道这年头人人都盼着住进有围墙、有岗哨的大院,那意味着安全、地位和保障。

聊了会儿,他走进房间看朱云。只见吴继业不知从哪儿摸出根细长的银针,在她脸上几处穴位轻轻一刺,动作沉稳而精准。朱云嘤咛一声,很快悠悠醒转,脸色却依旧苍白如纸。她虚弱地伸出手,想拉吴双。

吴双犹豫了一下,看着母亲眼中未干的泪水和殷切的期盼,终究还是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冰凉的手指,什么也没说。那接触很短暂,却像一道微弱的电流,连通了隔绝十五年的血脉。

吴继业打量着这张儿子睡了多年的床,只能用“简陋”二字形容。一张普通的架子床下铺,铺着薄薄的棕垫,上面垫着凉席和一床薄褥子,盖着一床洗得发白的薄棉被,枕头套是褪色的蓝布。

角落放着个白绿相间的红星挎包,洗得发白,带子明显接过,别处却没什么磨损,看得出主人很珍惜。

衣服鞋子他刚才就瞧见了:楼下晒着的那套是唯一的换洗衣物;鞋子有两双,一双是晒着的解放鞋——确切说只剩鞋底还算完整,鞋面不知换过多少回了(五六年以前的解放鞋用料扎实,五六年以后因材料紧张改用再生胶和低等级棉布,耐磨性差了太多)。

另一双倒挺新,款式像翻毛皮鞋,材质却是厚帆布,最特别的是鞋底,竟是用废旧汽车轮胎外胎做的,除此之外,再没什么像样的物件。这些“家当”,寒酸得令人心酸。

阅读全部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