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小說《天幕:庶出的我是千古一帝?》以其精彩的情節和生動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書迷的關注。作者“君常覓”以其獨特的文筆和豐富的想象力為讀者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本書的主角是柴雲海,一個充滿魅力的角色。目前本書已經連載中,最新章節第52章 鴻業二文聖坦然赴死,千萬不要錯過!
天幕:庶出的我是千古一帝?小說章節免費試讀
(架空歷史文,無女主(也就是基本沒有感情戲描寫),主角沒有任何外掛,且主角的母妃健在,因為我不喜歡寫一個冷冰冰的、把所有人都當工具的主角,介意的話還請勿入。那麼,有不合理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指出,我會盡力修改的。)
(各位點進本書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好,我是本書的作者君常覓,我知道,寫下這一段話會勸退大量讀者,甚至敗壞路人緣,讓別人以為我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作者,但是我依舊要寫。
特意寫下這一段話是要提醒有緣點進本書的你,我的這本書裡有大量文言文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聖旨,奏摺,史官評價,人物傳記,作品中的人物對話也儘量貼近古代,就是類似老三國電視劇那種風格,其餘的描寫與解說我會使用白話文風格,以降低閱讀難度。
文中出現的文言文內容我會盡量寫的簡單易懂,如果對這些內容的存在感到反感的話,那麼還請你立刻退出,去番茄小說的書城當中尋找感興趣的作品閱讀,不要在本書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之所以特意強調出來,是因為我開書以來收到了大量惡評,彷彿我在創作內容當中使用我國古代的文言文增加代入感是犯了什麼忌諱一樣,而這些惡評如今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創作狀態,以至於我不得不在本作的一開頭就告訴各位朋友,以減少相應的諷刺和貶低。
我知道,這些評論當中有些人是想要善意地提醒我怎麼寫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讀者,對於這些懷有善意的朋友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但是,我看看啊,日期是2025年5月14日,我今天翻著書評和段評想了一整天,最後還是決定不辜負一直追讀我的作品的三百多位讀者,由衷地感謝你們,接下來我會保持我的寫作風格,用心地寫出一部群像、古言風格的架空歷史類作品。)
(最後,願本文可以為您的生活帶來一絲樂趣,感謝觀看。)
————
大周,京城內。
時值興國十五年孟夏,長安城內,暴雨下得昏天黑地。
長安城中心,皇宮的西北角內坐落著一處名為【寒梧宮】的宮殿。
宮殿屋頂上紅瓦殘破,屋簷下木柱裂痕縱橫,就連宮牆都比別處的宮殿矮上三寸,後院內的枯井上蓋著一塊朽木充當井蓋,雜草漫過已經乾涸的牡丹池。
寢殿內帷幔灰白,有幾處補丁點綴其上,床榻邊的炭盆積滿黑灰,木桌角的銅鏡滿見劃痕。
當今陛下的第十四子柴雲海就蜷縮在這樣的寢殿內,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剛剛太監傳來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策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祖宗之丕基,統御八紘,撫綏萬姓。然九域雖安,不可不固藩屏;宗枝雖茂,不可不重封疆。
諮爾皇十四子云海,稟天潢貴胄之華,蘊日角龍庭之氣,少而敏達,長而英毅。
今特敕爾為遼王,錫之金印紫綬,賜九旒玄冕、朱輪華轂,食邑萬戶,永鎮遼東。
遼陽故地,屬幽州形勝,襟山帶海,實為鎖鑰雄藩。爾當夙夜匪懈,明刑弼教,懷柔諸部以靖邊塵,整飭軍屯以實倉廩。
昔周公吐哺,召伯甘棠,皆以德化育黎元。爾其效之,使胡漢同沐王風,疆埸永銷烽燧。
嗚呼!《書》雲“惇敘九族”,乃有周室之隆;《詩》詠“文武吉甫”,方成萬邦之憲。
今以幽雲十六州為爾湯沐,非特榮寵,實寄重託。
爾其恪守臣節,藩屏王室,上不負列聖之靈,下不貽黎庶之怨。欽哉惟允!
興國十五年孟夏朔日頒於勤政殿。
】
“嘿嘿,等了這麼多年,總算是讓我等到就藩的詔書了,雖然現在的遼地貧窮荒涼的很,但費些功夫未必不能開墾出良田來,等到了封地,就先找當地豪強富商啥的借點錢改善一下生活,母妃這些年過的也不容易,到時候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柴雲海還在暢享未來的美好生活,卻聽到宮牆外傳來金鐵交鳴般的巨響。
“錚——”
“鏘——”
他渾身一僵,雙手撐著床板,用膝蓋抵著床鋪慢慢支起身子,查看外面的情況。
“怎麼回事,難道便宜父皇要偷偷送我走?”
透過漏雨的窗紙,只見西北方的天空裂開萬丈血口,翻湧的雲濤如沸湯滾雪般攝人心魄,漸漸地,起伏不定的雲霧凝實成了一面水晶般晶瑩的藍色巨幕。
“殿下……”
守在門口的老宮人陳嬤嬤嗓音發顫,她曾是先皇后身邊的女官,因說錯話被打發到這寒梧宮,此刻正扒著門框向內張望,“十四殿下,快看……那……那幕上有人影!”
作為胎穿而來的現代大學生,他自然是讀過上百本小說的,現在這情況,怎麼看都是要覺醒系統的前兆啊。
“系統大大快來吧,我準備好了!”
只是,柴雲海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小說當中那悅耳的“叮”的聲音。
“什麼,不是系統要覺醒嗎?那外面是什麼?”
他踉蹌著撞開吱呀作響的木製院門,雨水劈頭蓋臉砸下來,卻見那藍色巨幕上赫然浮現出三幅畫面,看樣子是未來的場景:
第一幅畫面,東宮太子柴承煜瘋狂撕扯著衣袍,身上的金箔紋飾紛紛剝落,露出腿上猙獰的傷疤;
第二幅最是刺眼,齊王柴信的彎刀斬落大周軍旗,甲冑上的“誓討昏君”字樣在暮色中格外猙獰;
第三幅,是他從未見過的華麗宮殿,朱漆廊柱間,身著明黃龍袍的青年皇帝正展開一卷染血的詔書,落款處“建皇元年”四個金字在雨中明明滅滅。
“不是,沒系統就算了,這天幕給我幹哪來了?!”
“這還是國內嗎???”
————
另一邊,皇宮勤政殿外。
幾位欽天監的官員不顧大雨的阻攔,急匆匆地跑了過來,邊跑還邊哭嚎道:
“陛下,天象有變——”
“公公,還望稟告陛下,而今天象有變,速請陛下移駕觀星臺!”
欽天監官員話音未落,大周皇帝柴裕便緩步走了出來,揮了揮手道:
“不必了,朕還沒到年老體衰的年紀,看得見這麼大的動靜,愛卿先去通告群臣前往觀星臺議事吧。”
“臣遵旨。”
————
觀星臺矗立在九丈高臺上,漢白玉圍欄刻滿二十八宿星圖,十二座青銅鼎分別置於十二方位,爐中檀香混著雨水,在夜空中織成朦朧的網。
長安城內這場突降的暴雨,正以摧枯拉朽之勢沖刷著檯面上的渾天儀,銅鑄的北斗七星在電光中泛著冷光,宛如上蒼垂落的鎖鏈。
觀星臺內,端坐在首位的當朝天子柴裕的心臟狂跳不止。
前方藍色天幕上的三幅畫面像三記重錘,敲的他思緒紛亂不止:
太子的腿疾是幼年墜馬所致,看畫面裡這癲狂的模樣,恐怕是遭遇了什麼巨大的變故,莫非……是太子之位被廢了?
而齊王柴信甲冑上“誓討昏君”幾個字寫的雖是龍飛鳳舞,可斬落大周軍旗的行為無疑彰示著他要謀反!
最後一幅畫面看似無關緊要,實則這才是最嚴重的,那位青年皇帝所穿的明黃龍袍與本朝形制不同,看面容也不是自己的皇子之一,“建皇元年”的年號更是說明這人乃是建立新朝的開國太祖,最次也是個割據一方的勢力,真是麻煩了啊。
隨著諸位大臣的視線陸續落在藍色天幕身上,原本虛幻的光幕彷彿凝實一般,緩緩浮現一人的面孔。
畫面上出現了一位黑色短髮的男子,只見他戴著一副黑色方框眼鏡,身穿白色襯衣與黑色外套,起身作揖後,端坐在紅褐色的書桌前,自信開口:
【各位觀眾老爺早上,中午,晚上好!我是歷史類博主君成,大家稱呼我小君就好。】
男子爽朗的聲音清晰地傳入耳中,儘管發音與語法有些許改變,但是大周朝的諸位官員都能聽懂他話中的含義。
“這是何物,為何能如此清晰地傳遞聲音?莫非來自上蒼?”
皇帝柴裕不解地發問,但臺下眾臣也不知道答案,所以只好保持沉默,唯有皇帝的貼身太監王順回道:
“稟陛下,老奴以為天上出現的光幕乃是上蒼的恩賜,是陛下的德行感動了上天,所以上蒼才會降下此等神蹟予以祝福啊。”
“是嘛……德行啊……算了,繼續看看吧。”
當朝皇帝柴裕仔細想了想自己過去十幾年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天上這東西要真是上蒼降下來的,那也不會是祝福,而是批判吧。
天幕上的畫面繼續滾動,只見那位自稱歷史類博主的短髮男子拿起桌上的一把紅色木質摺扇,打開後扇了幾下,激情澎湃地說道: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歷史上最無可爭議、最引人遐想以及最艱難上位的老祖宗:】
【千古一帝!】
【文武雙全的周世祖,大周文襄帝——柴雲海!】
講完這些後,歷史類博主小君猛地收起摺扇,把摺扇的一端對準天幕畫面的前方,用誇張的表情和怪異的語氣說出:
【黃袍加身前:哎呀,你們真是害苦了我啊!】
【黃袍加身後:記住我的十字箴言: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哈哈,不好意思扯的有些遠了,咱們這一期暫時還講不到這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畢竟周世祖年輕的時候是真的沒有什麼存在感,在周穆帝在位時堪稱小透明中的小透明,所有,本期節目讓我們先來講一下大周穆帝柴裕的故事,喜歡的話可以點贊、收藏、評論一下,你們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
“什麼!!!”
“大……大周穆帝???”
這句話說完,底下的群臣紛紛跪倒在地,當朝丞相黃識更是直言道:
“陛下,臣以為此物有可能引發動亂,還望陛下下旨禁止百姓觀看!”
皇帝柴裕看著下面眾人的慌亂,擺了擺手讓他們不必如此,坦然說道:
“不必了,如此巨大的物件掛在天上,要如何禁止呢?看樣子這天幕是後世之人所作,正好也讓朕聽一聽後世是如何評價朕的吧。”
“這……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