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天幕:庶出的我是千古一帝?》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君常觅”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柴云海,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中,最新章节第52章 鸿业二文圣坦然赴死,千万不要错过!
天幕:庶出的我是千古一帝?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架空历史文,无女主(也就是基本没有感情戏描写),主角没有任何外挂,且主角的母妃健在,因为我不喜欢写一个冷冰冰的、把所有人都当工具的主角,介意的话还请勿入。那么,有不合理之处还望各位读者指出,我会尽力修改的。)
(各位点进本书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本书的作者君常觅,我知道,写下这一段话会劝退大量读者,甚至败坏路人缘,让别人以为我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作者,但是我依旧要写。
特意写下这一段话是要提醒有缘点进本书的你,我的这本书里有大量文言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圣旨,奏折,史官评价,人物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也尽量贴近古代,就是类似老三国电视剧那种风格,其余的描写与解说我会使用白话文风格,以降低阅读难度。
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内容我会尽量写的简单易懂,如果对这些内容的存在感到反感的话,那么还请你立刻退出,去番茄小说的书城当中寻找感兴趣的作品阅读,不要在本书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之所以特意强调出来,是因为我开书以来收到了大量恶评,仿佛我在创作内容当中使用我国古代的文言文增加代入感是犯了什么忌讳一样,而这些恶评如今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创作状态,以至于我不得不在本作的一开头就告诉各位朋友,以减少相应的讽刺和贬低。
我知道,这些评论当中有些人是想要善意地提醒我怎么写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读者,对于这些怀有善意的朋友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看看啊,日期是2025年5月14日,我今天翻着书评和段评想了一整天,最后还是决定不辜负一直追读我的作品的三百多位读者,由衷地感谢你们,接下来我会保持我的写作风格,用心地写出一部群像、古言风格的架空历史类作品。)
(最后,愿本文可以为您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感谢观看。)
————
大周,京城内。
时值兴国十五年孟夏,长安城内,暴雨下得昏天黑地。
长安城中心,皇宫的西北角内坐落着一处名为【寒梧宫】的宫殿。
宫殿屋顶上红瓦残破,屋檐下木柱裂痕纵横,就连宫墙都比别处的宫殿矮上三寸,后院内的枯井上盖着一块朽木充当井盖,杂草漫过已经干涸的牡丹池。
寝殿内帷幔灰白,有几处补丁点缀其上,床榻边的炭盆积满黑灰,木桌角的铜镜满见划痕。
当今陛下的第十四子柴云海就蜷缩在这样的寝殿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刚刚太监传来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策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祖宗之丕基,统御八纮,抚绥万姓。然九域虽安,不可不固藩屏;宗枝虽茂,不可不重封疆。
咨尔皇十四子云海,禀天潢贵胄之华,蕴日角龙庭之气,少而敏达,长而英毅。
今特敕尔为辽王,锡之金印紫绶,赐九旒玄冕、朱轮华毂,食邑万户,永镇辽东。
辽阳故地,属幽州形胜,襟山带海,实为锁钥雄藩。尔当夙夜匪懈,明刑弼教,怀柔诸部以靖边尘,整饬军屯以实仓廪。
昔周公吐哺,召伯甘棠,皆以德化育黎元。尔其效之,使胡汉同沐王风,疆埸永销烽燧。
呜呼!《书》云“惇叙九族”,乃有周室之隆;《诗》咏“文武吉甫”,方成万邦之宪。
今以幽云十六州为尔汤沐,非特荣宠,实寄重托。
尔其恪守臣节,藩屏王室,上不负列圣之灵,下不贻黎庶之怨。钦哉惟允!
兴国十五年孟夏朔日颁于勤政殿。
】
“嘿嘿,等了这么多年,总算是让我等到就藩的诏书了,虽然现在的辽地贫穷荒凉的很,但费些功夫未必不能开垦出良田来,等到了封地,就先找当地豪强富商啥的借点钱改善一下生活,母妃这些年过的也不容易,到时候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柴云海还在畅享未来的美好生活,却听到宫墙外传来金铁交鸣般的巨响。
“铮——”
“锵——”
他浑身一僵,双手撑着床板,用膝盖抵着床铺慢慢支起身子,查看外面的情况。
“怎么回事,难道便宜父皇要偷偷送我走?”
透过漏雨的窗纸,只见西北方的天空裂开万丈血口,翻涌的云涛如沸汤滚雪般摄人心魄,渐渐地,起伏不定的云雾凝实成了一面水晶般晶莹的蓝色巨幕。
“殿下……”
守在门口的老宫人陈嬷嬷嗓音发颤,她曾是先皇后身边的女官,因说错话被打发到这寒梧宫,此刻正扒着门框向内张望,“十四殿下,快看……那……那幕上有人影!”
作为胎穿而来的现代大学生,他自然是读过上百本小说的,现在这情况,怎么看都是要觉醒系统的前兆啊。
“系统大大快来吧,我准备好了!”
只是,柴云海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小说当中那悦耳的“叮”的声音。
“什么,不是系统要觉醒吗?那外面是什么?”
他踉跄着撞开吱呀作响的木制院门,雨水劈头盖脸砸下来,却见那蓝色巨幕上赫然浮现出三幅画面,看样子是未来的场景:
第一幅画面,东宫太子柴承煜疯狂撕扯着衣袍,身上的金箔纹饰纷纷剥落,露出腿上狰狞的伤疤;
第二幅最是刺眼,齐王柴信的弯刀斩落大周军旗,甲胄上的“誓讨昏君”字样在暮色中格外狰狞;
第三幅,是他从未见过的华丽宫殿,朱漆廊柱间,身着明黄龙袍的青年皇帝正展开一卷染血的诏书,落款处“建皇元年”四个金字在雨中明明灭灭。
“不是,没系统就算了,这天幕给我干哪来了?!”
“这还是国内吗???”
————
另一边,皇宫勤政殿外。
几位钦天监的官员不顾大雨的阻拦,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边跑还边哭嚎道:
“陛下,天象有变——”
“公公,还望禀告陛下,而今天象有变,速请陛下移驾观星台!”
钦天监官员话音未落,大周皇帝柴裕便缓步走了出来,挥了挥手道:
“不必了,朕还没到年老体衰的年纪,看得见这么大的动静,爱卿先去通告群臣前往观星台议事吧。”
“臣遵旨。”
————
观星台矗立在九丈高台上,汉白玉围栏刻满二十八宿星图,十二座青铜鼎分别置于十二方位,炉中檀香混着雨水,在夜空中织成朦胧的网。
长安城内这场突降的暴雨,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刷着台面上的浑天仪,铜铸的北斗七星在电光中泛着冷光,宛如上苍垂落的锁链。
观星台内,端坐在首位的当朝天子柴裕的心脏狂跳不止。
前方蓝色天幕上的三幅画面像三记重锤,敲的他思绪纷乱不止:
太子的腿疾是幼年坠马所致,看画面里这癫狂的模样,恐怕是遭遇了什么巨大的变故,莫非……是太子之位被废了?
而齐王柴信甲胄上“誓讨昏君”几个字写的虽是龙飞凤舞,可斩落大周军旗的行为无疑彰示着他要谋反!
最后一幅画面看似无关紧要,实则这才是最严重的,那位青年皇帝所穿的明黄龙袍与本朝形制不同,看面容也不是自己的皇子之一,“建皇元年”的年号更是说明这人乃是建立新朝的开国太祖,最次也是个割据一方的势力,真是麻烦了啊。
随着诸位大臣的视线陆续落在蓝色天幕身上,原本虚幻的光幕仿佛凝实一般,缓缓浮现一人的面孔。
画面上出现了一位黑色短发的男子,只见他戴着一副黑色方框眼镜,身穿白色衬衣与黑色外套,起身作揖后,端坐在红褐色的书桌前,自信开口:
【各位观众老爷早上,中午,晚上好!我是历史类博主君成,大家称呼我小君就好。】
男子爽朗的声音清晰地传入耳中,尽管发音与语法有些许改变,但是大周朝的诸位官员都能听懂他话中的含义。
“这是何物,为何能如此清晰地传递声音?莫非来自上苍?”
皇帝柴裕不解地发问,但台下众臣也不知道答案,所以只好保持沉默,唯有皇帝的贴身太监王顺回道:
“禀陛下,老奴以为天上出现的光幕乃是上苍的恩赐,是陛下的德行感动了上天,所以上苍才会降下此等神迹予以祝福啊。”
“是嘛……德行啊……算了,继续看看吧。”
当朝皇帝柴裕仔细想了想自己过去十几年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天上这东西要真是上苍降下来的,那也不会是祝福,而是批判吧。
天幕上的画面继续滚动,只见那位自称历史类博主的短发男子拿起桌上的一把红色木质折扇,打开后扇了几下,激情澎湃地说道: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历史上最无可争议、最引人遐想以及最艰难上位的老祖宗:】
【千古一帝!】
【文武双全的周世祖,大周文襄帝——柴云海!】
讲完这些后,历史类博主小君猛地收起折扇,把折扇的一端对准天幕画面的前方,用夸张的表情和怪异的语气说出:
【黄袍加身前:哎呀,你们真是害苦了我啊!】
【黄袍加身后:记住我的十字箴言: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哈哈,不好意思扯的有些远了,咱们这一期暂时还讲不到这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毕竟周世祖年轻的时候是真的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周穆帝在位时堪称小透明中的小透明,所有,本期节目让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周穆帝柴裕的故事,喜欢的话可以点赞、收藏、评论一下,你们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
“什么!!!”
“大……大周穆帝???”
这句话说完,底下的群臣纷纷跪倒在地,当朝丞相黄识更是直言道:
“陛下,臣以为此物有可能引发动乱,还望陛下下旨禁止百姓观看!”
皇帝柴裕看着下面众人的慌乱,摆了摆手让他们不必如此,坦然说道:
“不必了,如此巨大的物件挂在天上,要如何禁止呢?看样子这天幕是后世之人所作,正好也让朕听一听后世是如何评价朕的吧。”
“这……臣等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