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转生允炆,直接封朱棣征北大将军》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暗星丶泽拉斯”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朱文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04章 洞察微末,世界崩塌,总字数243380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转生允炆,直接封朱棣征北大将军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本作纯属虚构,作者学识有限,文中若存在与历史相悖的情况还请见谅,就当是平行宇宙吧,别骂了别骂了)
(寄存脑子)
(序章可以略过)
————
序章:洪武末年
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明王朝,无疑是其中极具特色、也极具争议的一环。
它的开创者是一位真正的传奇——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他出身布衣,放过牛,当过和尚,从一个乱世中的赤贫农夫,硬生生提着三尺剑,在一片血与火中驱逐了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重新建立了汉人的无上伟业。
这位洪武大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雄才大略、也最铁血无情的君主之一。
他用前半生打天下,又用后半生以雷霆手段,将所有开国功臣几乎屠戮殆尽,把皇权集中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窒息的高度。
为了巩固朱家的天下,他将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成为手握兵权的藩王。这些藩王,如同一头头被圈养的猛虎,为他镇守着大明的四方疆土。
其中,最骁勇、最善战、功劳也最大的,便是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
按照朱元璋最初的设想,这套“藩王守国门,天子坐中枢”的制度,将确保朱家的江山,万世永固。
然而,天意弄人。
他最心爱、也最寄予厚望的皇太子朱标,一位以仁厚著称、深受朝野爱戴的继承人,却不幸英年早逝。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让这位晚年的铁血帝王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
他没有选择其他更年长、更具能力的儿子(比如燕王朱棣)作为新的继承人,而是出于对已逝长子的无限哀思,将皇位直接传给了自己的皇太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
年仅二十一岁的朱允炆,在一群儒家大师的簇拥下,登上了帝国的最高王座,改元“建文”。
于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危险、最一触即发的矛盾就此形成。
矛盾的一方,是新登基的建文皇帝。他年轻,仁厚,深受儒家“仁政”思想的熏陶,身边围绕着一群像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样满腹经纶、却对军事和权谋一窍不通的理想主义文官。在他们眼中,那些手握重兵、驻扎在外的藩王叔叔们,是帝国稳定的最大威胁。
矛盾的另一方,是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集团。朱棣,这位在刀山血海中为大明打下半壁江山的战神,看着坐在金陵城龙椅上的、远比自己年轻、也远比自己孱弱的侄子,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懑。他认为,那个位置,本该有他的一份。
一个天真的、想要“削藩”以巩固中央集权的年轻皇帝。
一个强大的、感觉自己被剥夺了继承权的铁血藩王。
羔羊与猛虎,被命运安排在了一个笼子里。
历史的剧本,早已写好了结局。登基之后,建文皇帝和他的书生大臣们,立刻开始着手“削藩”,一年之内连削五位藩王,令远在北平的朱棣感到了彻骨的寒意和杀机。
他知道,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于是,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正式起兵。
一场持续了四年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对皇帝的成功“讨伐”——史称“靖难之役”,就此拉开序幕。
最终,朱棣的铁骑踏破了南京城,皇宫燃起熊熊大火,年轻的建文皇帝从此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
历史,本该如此。
但,如果呢?
如果在那一切开始之前,在那位年轻的皇帝,刚刚坐上那张滚烫的龙椅,发现自己注定要死于非命时……一个来自未来的、只想“躺平”的灵魂,悄然降临了呢?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