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穿越之我在民国当文豪陈海生,穿越之我在民国当文豪最新章节

穿越之我在民国当文豪

作者:融雪煎香茗

字数:179839字

2025-10-27 15:27:34 连载中

简介

《穿越之我在民国当文豪》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抗战谍战小说,作者“融雪煎香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陈海生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77章 搜刮,总字数179839字,喜欢抗战谍战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穿越之我在民国当文豪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排雷:

民国题材有些敏感,容易404,一些人名地名会做处理,不是错别字!

我尽量考究,大家看个乐子就行。

仿了个老王的开头,剩下我摸索摸索,别拿我跟大佬比,我肯定是比不上的!

最后,番茄好书千千万,不喜欢咱就换。千人千面,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更何况这本来就是免费的文,大家也没什么损失。

书评和段评不会删,但禁止人参公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本文架空,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馄饨嘞,又香又大的馄饨嘞!”

“萝卜赛梨哎!刚出土的脆萝卜!”

吆喝声钻进耳朵,远处传来一阵清脆又沉闷的驼铃声,一支骆驼商队正缓缓走过街角。

刺鼻的气味猛地灌入鼻腔,让陈海生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差点当场吐出来。

我是在做梦吗?

他抬起手,颤抖着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差点没给他疼出泪花。

不是梦!

一瞬间,陈海生整个人如同雷劈。

他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系研究生,几分钟前还在准备毕业答辩。一眨眼的功夫,天旋地转,人就到了这个鬼地方!

陈海生下意识猛地摸向裤子口袋。

很好,兜里空空如也。

那个他分期付款才买下的最新款手机不见了,最后一丝与那个世界的联系,也断了。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茫然地站在原地,眼神空洞。

“先生,先生?”

一个带着点京腔的招呼声在耳边响起。

陈海生木然转头,看到巷口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小摊。

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穿着打补丁的蓝布褂子,正满脸堆笑地看着他。

“先生,瞧您站半天了,冻坏了吧?来碗热乎的馄饨不?咱这馄饨,皮薄馅大,汤是拿大骨头熬了一宿的,撒上一把葱花香菜,嘿,保准您吃完从里到外都暖和!”

小贩一番话说得像顺口溜,充满了市井的生意智慧。

陈海生这才后知后觉地感到一阵饥饿,为了赶答辩,他早饭都还没来得及吃。

此刻,他的目光落在那个翻滚着白色汤花的大锅上,看着那一个个饱满的馄饨。

他不受控制地咽了咽口水,喉结上下滚动。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小贩捕捉到。

他脸上的笑容更热情了,手脚麻利地抄起一个粗瓷碗,拿起笊篱就要往锅里捞:“得嘞!您擎好吧!马上就来!”

“等等!”陈海生猛地开口。

小贩的动作停住,疑惑地看着他。

陈海生扯了扯自己笔挺的西装,口袋里里除了几张答辩草稿纸,什么都没有。

他苦笑了一下,说,“老板,我现在可是身无分文,你这单生意,可开不了了。”

那小贩脸上的笑意有些僵住了,他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陈海生。

眼前的男人,西装革履,肩宽背直,那西装他认不出来是什么料子,但一看也不便宜。那张脸,棱角分明,眉眼端正,哪怕是此刻面露窘迫,也掩不住一股子气度。

那股子气度是什么?

小贩说不上来,他只知道,那是他和他这些在泥地里刨食的伙计们,一辈子也学不来的东西。

有人管那叫书香气,有人管那叫富贵相。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开口却说,没钱?

骗鬼呢!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智慧。

陈海生那套买来充场面的某宝五百块包邮的西装,在这个年月,可是了不得的存在。

它的剪裁和版型,远超这个时代普通裁缝铺的手艺。

这个年代,什么人穿西装?

要么是刚从西洋坐着轮船回来的“海龟”,要么就是家里有矿有厂、出门都坐小汽车的富家大少。

所以,即便陈海生亲口说自己没钱,小贩也不敢有半分怠慢。

他心里已经给陈海生编好了一出戏码——这八成是哪家公馆里的少爷,跟家里置气,一分钱没带就跑了出来。

这种事,在这风云变幻的北京城里,不算稀奇。

想到这里,小贩脸上的僵硬瞬间融化,甚至比先前还要和蔼几分。他麻利地抄起勺子,往那滚着沸水的锅里舀去,手上动作不停。

“行!没钱就没钱!”小贩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江湖人的爽快,“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难处?今儿个这顿,算我的!想吃几碗都成,管饱!”

热气腾腾的馄饨被盛进一个豁了口的粗瓷大碗里,撒上碧绿的葱花和紫菜,再淋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

那股子鲜香,勾得他一馋。

他想拒绝。

可“不”字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最终,陈海生还是厚着脸皮,在小摊那张长凳上坐了下来,说出了最后的坚持:

“白吃哪好意思?老板,就当……就当这一顿是我赊的。等我有了钱,一定加倍还你。”

“嗨!多大点事儿!”小贩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将那碗馄饨重重地放在他面前,“先吃,吃了再说!”

或许是真材实料的东西,总带着一股最朴素的香气。又或许是“赊账”这两个字,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在接受施舍,陈海生的心情确实好了不少。

他拿起那双粗糙的竹筷,夹起一个皮薄馅大的馄饨,吹了吹气,送入口中。

鲜!

肉馅的醇厚,汤头的浓郁,还有那面皮的爽滑,在一瞬间席卷了他的味蕾,一股暖流顺着食道滑入胃中。

太好吃了。

陈海生埋着头,风卷残云一般,一连干了两大碗,直到胃里传来踏实的饱胀感,他才意犹未尽地放下了筷子。

那小贩见他吃完,也没催促,给他盛完第二碗后,便又扯着嗓子吆喝起来。

“来来来!刚出锅的热馄饨!皮薄馅大,汤鲜味美——”

眼看快要到了饭点,小摊前的客人也多了起来。

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围着这口沸腾的锅,吃着热食,聊着天南地北。

陈海生竖起了耳朵,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们的只言片语上。

他必须搞清楚,现在是个什么状况。

“听说了吗?那些兵又来街面上收‘孝敬钱’了,妈的,这日子是越来越没法过了!”

一个穿着短衫的脚夫一边呼噜呼噜地喝着汤,一边压低声音骂骂咧咧。

“小点声!”他对面的人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

“想被抓去当壮丁啊你!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什么都涨,就他娘的工钱不涨!上个月发的俩袁大头,还没捂热乎呢,买几斗米就没了。”

袁大头?

陈海生的心头微微一动,袁大头都出来了,基本也可以确定是民国袁世恺掌权以后了。

他的目光扫过,又听到隔壁桌两个衣着稍微得体一点的中年人在聊天。

“……真是丧权辱国!小日本提出的那贰十一条,简直是把刀架在咱们脖子上!总统居然还派人去谈了,这不就是默认了吗?”

其中一人义愤填膺,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汤碗都晃了晃。

“嘘!国事哪是我们能议论的?”另一人连忙劝道,“我可听说了,东交民巷那边的学生们,又闹起来了,上街游行,说是要抵制东洋货!唉,可惜啊,都是些手无寸铁的读书人……”

贰十一条?学生游行?抵制日货?

陈海生吃饭的动作一停,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贰十一条”要求……一个几乎可以确定的年份,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

就在这时,那小贩给一个新来的客人端上馄饨,顺口跟几个熟客抱怨了一句。

“客官您慢用!唉,这都民国四年了,还以为日子能有个盼头,谁知道还不如前清那会儿安生呢……”

民国四年!

轰!

陈海生的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民国元年即是1912年。那么,民国四年……

就是1915年!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

他穿越了。

不再是那个信息爆炸、物质丰裕的21世纪,而是来到了这个风雨飘摇、军阀混战、列强环伺的……1915年。

一股寒意,从他的尾椎骨一路窜上天灵盖。

他看着眼前这碗底还剩点汤的粗瓷碗,看着周围那些鲜活的、说着他熟悉又陌生的语言的人们,一句国粹爆出。

……

*一般来说,学生游行去的是热闹的地方,如果是抗议外交事件的话,就会先到东交民巷口向外国使馆递交请愿书,然后再转向政府机构施压。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